[实用新型]减水剂磺化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7900.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允伟;刘配全;廖思淘;邹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宇砼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J4/00;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磺化釜 转动杆 本实用新型 竖直设置 减水剂 搅拌扇 磺化 电机 顶部中心 观察窗口 两侧外壁 竖直向下 圆柱体状 中空结构 加料 固定槽 固定栓 硫酸桶 螺纹盘 伸缩筒 升降盘 输出轴 原料桶 翻转 外壁 沉淀 观察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减水剂磺化生产线,包括磺化釜本体,所述磺化釜本体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磺化釜本体的顶部中心竖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磺化釜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磺化釜本体的内部竖直设置,且转动杆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搅拌扇,所述搅拌扇远离转动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伸缩筒。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可以控制螺纹盘接触磺化釜本体的底部,对其底部产生的沉淀进行翻转,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利用固定栓和固定槽方便使用者控制并固定升降盘的高度,利用观察窗口、原料桶和硫酸桶的设计便于使用者观察磺化釜本体内部反应情况和随时加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磺化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水剂磺化生产线。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我国最早使用的,是萘通过硫酸磺化,再和甲醛进行缩合的产物,属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该类减水剂外观视产品的不同可呈浅黄色到深褐色的粉末,易溶于水,对水泥等许多粉体材料分散作用良好,减水率达25%。而减水剂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磺化这一阶段,现有专用的磺化釜用来加入原料和硫酸进行磺化,而磺化釜在反应后,其底部容易产生沉淀,会导致反应不充分和出料不全,浪费原料,为此我们设计出减水剂磺化生产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减水剂磺化生产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减水剂磺化生产线,包括磺化釜本体,所述磺化釜本体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磺化釜本体的顶部中心竖直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贯穿磺化釜本体的顶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磺化釜本体的内部竖直设置,且转动杆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搅拌扇,所述搅拌扇远离转动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伸缩筒,所述伸缩筒为两端设有开口的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两个所述伸缩筒内均贯穿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均出露于伸缩筒设置,且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水平设置且圆盘的底部和伸缩筒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拉伸弹簧,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槽,两个所述伸缩筒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贯穿伸缩筒的外壁延伸至伸缩筒内,且固定栓和伸缩筒的外壁之间固定焊接有第二拉伸弹簧,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底部连接有升降盘,所述升降盘水平设置且底部设置有螺纹盘,所述磺化釜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优选的,所述第二拉伸弹簧环绕固定栓的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磺化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开盖和观察窗口,且开盖和观察窗口分别位于电机的两侧设置。
优选的,所述磺化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原料桶和硫酸桶。
优选的,所述固定栓一端的截面积大小和固定槽的槽口大小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者通过升降盘、螺纹盘、伸缩杆、圆盘、第一拉伸弹簧的设计,便于控制螺纹盘接触磺化釜本体的底部,对其底部产生的沉淀进行翻转,避免了原料的浪费,利用固定栓、第二拉伸弹簧和固定槽的设计,对升降盘进行固定,方便使用者控制并固定升降盘的高度,利用观察窗口、原料桶和硫酸桶的设计便于使用者观察磺化釜本体内部反应情况和随时加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水剂磺化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减水剂磺化生产线的升降盘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宇砼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宇砼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79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