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水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7318.1 | 申请日: | 2017-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9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陆伟刚;徐震;奚望;梁佳铭;陈华;张从从;刘鹏程;姚天雯;吴月;高琛;毕超;袁程;孙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B7/54 | 分类号: | E02B7/54 |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铁 橡胶水封 衬砌 流道 水封底板 电磁水 止水 电源 闸门 延长使用寿命 闸门止水装置 同性相斥 压力增大 异性相吸 严密性 启闭 磨损 转动 摩擦 | ||
一种电磁水封装置,涉及闸门止水装置,包括流道衬砌、水封底板和橡胶水封,水封底板和橡胶水封位于流道衬砌的同一侧,橡胶水封连接在水封底板上;在橡胶水封内设置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连接第一电源;在流道衬砌内设置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连接第二电源;当橡胶水封止水时,调整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为异性相吸;当橡胶水封转动时,调整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为同性相斥。当闸门工作时,橡胶水封与流道衬砌的压力增大,提升两者之间的严密性,达到止水效果;当闸门启闭时,减少橡胶水封因摩擦流道衬砌而导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闸门止水装置,具体涉及利用电磁铁的异极相吸原理来提高橡胶水封与流道衬砌之间的严密性,达到良好的止水效果;同时利用同极相斥原理在闸门启闭时减少橡胶水封的磨损,延长橡胶水封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现有常用的闸门止水装置中的橡胶水封和流道衬砌之间均依靠橡胶水封的弹性和上游的水压力作用,使橡胶水封与流道衬砌贴合,达到止水效果;同时,闸门启闭时,橡胶水封与流道衬砌之间的滑动摩擦无法避免,使得橡胶水封的磨损加剧,缩短橡胶水封的使用寿命且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启闭时所需的启闭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延长使用寿命的电磁水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磁水封装置,包括流道衬砌、水封底板和橡胶水封,所述水封底板和橡胶水封位于流道衬砌的同一侧,橡胶水封连接在水封底板上;在所述橡胶水封内设置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连接第一电源;在所述流道衬砌内设置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连接第二电源;当橡胶水封止水时,调整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为异性相吸;当橡胶水封转动时,调整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的极性为同性相斥。
利用磁铁的异极相吸原理,增加橡胶水封和流道衬砌之间的压力,提高橡胶水封和流道衬砌的贴合严密度,保证闸门的止水效果,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利用磁铁的同极相斥原理,增大橡胶水封和流道衬砌间的间隙,减少闸门启闭时,因为摩擦而导致橡胶水封的磨损,提升使用寿命;同时与普通橡胶水封相比,启闭时的启闭力相应减少,提高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当闸门工作时,橡胶水封与流道衬砌的压力增大,提升两者之间的严密性,达到止水效果;当闸门启闭时,减少橡胶水封因摩擦流道衬砌而导致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提高密封效果,所述橡胶水封为P型橡胶水封,P型橡胶水封包括一体设置的凸出部分、第一水封主体和第二水封主体,凸出部分设置在第一水封主体的一端并朝向流道衬砌,第二水封主体垂直设置在第一水封主体的另一端,第二水封主体通过螺栓与水封底板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位于P型橡胶水封的凸出部分内。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水封主体背向水封底板的一侧设置水封压板,水封压板、第二水封主体和水封底板通过螺栓固定,水封压板和水封底板夹紧橡胶水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电磁铁与第一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第二电磁铁与第二电源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异极相吸时止水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同极相斥时闸门启闭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电磁水封装置主要包括流道衬砌1、水封底板4、橡胶水封2和水封压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7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