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锰矿烟气脱硫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5656.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6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继明;余家琴;吴思展;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仁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54300 贵州省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本体 开口 二氧化硫含量检测 填料段 烟气脱硫装置 第一电磁阀 锰矿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控制装置 电磁阀 长度方向间隔 本实用新型 安全指标 大气连通 脱硫技术 脱硫效率 脱硫装置 烟气排放 烟气脱硫 电连接 开口处 有效地 盛放 烟气 二氧化硫 连通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锰矿烟气脱硫装置及系统,涉及脱硫技术领域。脱硫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多个填料段、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控制装置;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装置本体在第二开口处设置有带有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管道以及带有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二管道与大气连通;多个填料段沿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填料段用于盛放烟气脱硫作业的所需填料;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设置于第二开口,且用于检测第二开口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此装置可保证烟气排放的安全指标,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锰矿烟气脱硫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SO2排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3大酸雨区,每年因酸雨损失上千亿元,而烧结烟气中的SO2是造成酸雨的最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国内外仍是以湿法烟气脱硫为主,湿法约占85%(以湿法脱硫技术为主要国家如日本,湿法占98%;美国占92%;德国占90%。),普遍采用的是石灰石-石膏法和钠碱法等,但该方法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系统易结垢堵塞,且脱硫副产品价格低,废渣应用价值不大,易造成二次污染,经济效益不明显。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更加的严格,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不断的深入,部分传统的湿法逐渐被新型的湿法、半干法和干法脱硫工艺所替代。
但是,目前的脱硫技术仍然存在许多脱硫效率差,排放不达指标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富集严重影响着周围的环境,甚至阻碍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矿烟气脱硫装置,此烟气脱硫装置可保证烟气排放的安全指标,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矿烟气脱硫系统,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上述的烟气脱硫装置。此烟气脱硫系统可保证烟气排放的安全指标,同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脱硫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锰矿烟气脱硫装置,包括:
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为烟气进口,第二开口为烟气出口,装置本体在第二开口处设置有带有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管道以及带有第二电磁阀的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二管道与大气连通;
多个填料段,多个填料段沿装置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填料段用于盛放烟气脱硫作业的所需填料;
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设置于第二开口,且用于检测第二开口的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
控制装置,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二电磁阀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其中,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当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的检测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当二氧化硫含量检测仪的检测值高于预设值时,控制打开第一电磁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开口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侧底部,第二开口设置于装置本体的侧顶部。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锰矿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装置本体底部的喷淋液吸收段,第一开口开设于喷淋液吸收段上方,喷淋液吸收段用于盛放进行烟气脱硫作业的喷淋液。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锰矿烟气脱硫装置还包括相互匹配连接的喷淋泵与喷淋管道,喷淋管道具有伸入喷淋液吸收段的吸液端以及伸入多个填料段上方的排液端。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排液端设置有多个液体分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仁学院,未经铜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5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氯化磷尾气缓冲处理装置
- 下一篇:废气喷淋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