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给药输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5359.7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曹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静明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剂容器 转向环 本实用新型 容纳腔 输氧管 雾化给药 多层 配重 雾化 坐姿 配合设置 雾化过程 雾化药剂 中药剂 最内层 套接 维度 氧气 倾倒 开口 垂直 护理 保证 呼吸 | ||
一种雾化给药输氧管,包括,输氧管和与之连接的药剂容纳腔,其中,所述药剂容纳腔内设有多层相互套接的转向环,所述多层转向环的轴相互垂直;其中最内层的转向环内设有开口的药剂容器,所述药剂容器的底部设有配重。本实用新型将药剂容纳腔设计为有3维度自由旋转功能的转向环与药剂容器的组合,再配合设置于药剂容器底部的配重,能够保证雾化过程中药剂不倾倒。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患者固定采用坐姿,不论患者雾化时的姿态均能够保证呼吸到含有雾化药剂的氧气。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方便年老或重症患者,以及为某些坐姿不便的患者进行雾化护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呼吸内科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给药输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氧管通常仅能提供基础的氧气供应,功能单一。一旦患者有其他需求,例如需要进行雾化,医务人员通常只能通过外接单独的装置实现。
目前外接的雾化装置通常为一个储有液体药剂的通气管,氧气由其底部进入,通过药剂,再将雾化的药剂气体通过输氧管供给患者。这样的结构,需要保证雾化过程中药剂不能倾倒,因此,一般需要患者采用坐姿才能够呼吸到含有雾化药剂的氧气。但对于年老或重症患者,以及某些坐姿不便的患者,由于药剂倾倒,雾化效果通常能难保证。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雾化给药输氧管,以解决药剂倾倒造成雾化效果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给药输氧管,在患者更换姿势时能够保证药剂不发生倾倒,雾化效果更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给药输氧管,包括输氧管和与之连接的药剂容纳腔;
其中,所述药剂容纳腔内设有多层相互套接的转向环,所述多层转向环的轴相互垂直;其中最内层的转向环内设有开口的药剂容器,所述药剂容器的底部设有配重。
进一步,上述的输氧管中,所述转向环具体包括3层。
进一步,上述的输氧管中,所述转向环为方形或圆形,相应的,所述药剂容器为立方形或半球形。
进一步,上述的输氧管中,药剂容纳腔的外层还设有加药孔以及与所述加药孔配合的活塞。
其中,上述的输氧管中,所述输氧管的出气端为突出弧面结构,所述突出弧面结构上包含至少1个出气孔。
基于上述的输氧管结构,其中所述输氧管的出气端的直径逐渐增大。
再进一步,上述的输氧管中,所述输氧管的出气端还设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所述出气端连接的连接臂,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臂外侧的卡板。
其中,所述卡板内侧设有弹性垫片。更进一步,所述弹性垫片前侧的厚度大于后侧,以提供稳定的夹持效果。
更进一步,上述的输氧管中,所述输氧管的2个出气端之间通过风琴结构的导管连接,通过调节风琴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可灵活地贴合不同患者的鼻孔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输氧管固定得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方案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给药输氧管通过将药剂容纳腔设计为有3维度自由旋转功能的转向环与药剂容器的组合,再配合设置于药剂容器底部的配重,能够保证雾化过程中药剂不倾倒。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患者固定采用坐姿,不论患者雾化时的姿态均能够保证呼吸到含有雾化药剂的氧气。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方便年老或重症患者,以及某些坐姿不便的患者进行雾化护理。
2. 进一步,为增加患者雾化吸氧时的舒适度,防止出气端气流过大引起患者鼻腔应激反应,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气端还设计为直径逐渐增大的突出弧面结构。突出弧面结构能够明显分散出气端气流,减轻对患者鼻腔的刺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静明,未经曹静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53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吸苏醒器进气装置
- 下一篇:具有消音功能的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