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5276.8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4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峰;刘智斌;周媛;喻博;何华光;韦祖旺;黄天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Q1/02;H04W52/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传感节点 低功耗 频段 电源管理模块 远程数据传输 传感器通讯 穿透能力 传输距离 复位模块 无线收发 无线载波 通用 电路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包括Sub1G无线收发SOC系统、复位模块电路、EEPROM、传感器通讯接口、电源管理模块、电池。本实用新型使用Sub1G(低于1GHz频段,如868MHz、433Hz等但不仅限于这两个频段)无线载波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联网无线控制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技术有一:有线传感节点(如CAN-BUS、RS485、RS232),
该技术实现了用户可以远程获取传感器的数据;二:2.4G传感节点,该技术通过无线载波实现了传感器数据传输的无线化,用户不需要部署数据线即可获取传感器数据。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有线传感节点缺陷为:1.使用电缆传输数据,不利于部署;2.使用外部电源供电,存在用电安全隐患,而且不利于部署;2.4G传感节点缺陷为:传输距离较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包括Sub1G无线收发SOC系统、复位模块电路、EEPROM、传感器通讯接口、电源管理模块、电池;所述Sub1G无线收发SOC系统包含了MCU微控制单元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Sub1G无线收发SOC系统分别与所述复位模块电路、所述EEPROM、所述传感器通讯接口连接,读取所述传感器通讯接口信号,并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给所述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提供稳定电源,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供电;其中,所述复位模块电路用于对所述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复位,所述EEPROM用于存储所述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的识别码、配置文件等信息,所述传感器通讯接口用于连接、读取传感器数据信息。
优选地,所述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的识别码可以通过写入EEPROM随时更改。
优选地,所述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采用定时间隔发送数据策略来实现低功耗,即在采集、发送数据期间正常供电,在发送完数据后休眠。
进一步地,所述的采集、发送数据时间总和通常为10ms以内,最长不超过100ms,所述采集、发送时间间隔,可以通过写入EEPROM随时更改。
优选地,所述的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可以修改数据发送策略,可以设置为单纯发送、发送后监听两种模式,所述的单纯发送模式为采集数据发送给网关,发送完毕即休眠,等待下一次数据采集发送;所述的发送后监听模式为采集数据发送给网关后,立即监听网关是否回传响应信号,如果20ms以内监听不到则重新再发送一次数据,直到监听到网关的响应信号才进入休眠并等待下一次数据采集发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Sub1G(低于1GHz频段,如868MHz、433Hz,但不仅限于这两个频段等)无线载波技术,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具有传输距离远、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以往传感节点一般为无线收发模块和微控制单元分离,本技术使用Sub1G无线收发SOC系统,减少了系统电路连接,降低了系统功耗。
3.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在采集、发送数据期间正常供电,在发送完数据后休眠,实现总体低功耗的目的。
3.通用化:通过在电路板上同时引出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接口,更换传感器时,只需把本节点的程序重新刷入,无需对每种传感器都开发一块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用Sub1G无线低功耗传感节点的模块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英格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5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射频接收器和射频收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