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种子发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4648.5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8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梅;扶胜兰;刘书含;董丽平;王付娟;孙君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2 | 分类号: | A01C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芽 滑动座 支撑架 上轨道 滑动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发芽装置 下轨道 矩阵 第一驱动机构 发芽率 驱动 拍摄图像 前后滑动 驱动机构 左右滑动 上端 下端 工作量 统计 图像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发芽装置,其包括:发芽盆,若干个发芽盆以矩阵的方式进行排列分布;下轨道,其设置于所有的发芽盆的一侧;支撑架,其下端以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于下轨道上,且支撑架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上轨道,其一端固定于支撑架的上端,且上轨道位于所有的发芽盆的上方;滑动座,其上部以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于上轨道上,且滑动座由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以及摄像头,其设置于滑动座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和滑动座的滑动来由摄像头对每个发芽盆拍摄图像,工人再通过图像对种子发芽进行观察和统计,其能够大大减少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并方便工人准确地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种子发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过程中,种子要先经过发芽后才能种植,这样能够保证植物种植的成活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农业种植中往往是利用种子发芽盒来种植种子,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除了控制好湿度和温度之外,往往还需要对种子的发芽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现有的对种子的发芽情况和发芽率进行统计时,均是通过人工来对发芽盒逐个进行观察和统计,这样的方式不仅工作量多、劳动强度大还容易出错。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子发芽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观察种子发芽情况及统计种子发芽率时的工作量大多、劳动强度大,还易出错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种子发芽装置,其中,包括:发芽盆,若干个该发芽盆以矩阵的方式进行排列分布;下轨道,其设置于所有的所述发芽盆的一侧,且该下轨道沿前后方向分布;支撑架,其下端以能够前后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下轨道上,且该支撑架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上轨道,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该上轨道沿左右方向分布,且该上轨道位于所有的所述发芽盆的上方;滑动座,其上部以能够左右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上轨道上,且该滑动座由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滑动;以及摄像头,其设置于所述滑动座的底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发芽台,所述发芽台上凹设有若干个盆坑,所有的所述盆坑以矩阵的方式进行排列分布;所有的所述发芽盆各放置于一个所述盆坑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轨道的其中一端设置有一护壳,通过所述滑动座的移动能够把所述摄像头转移到所述护壳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护壳内设置有一与所述滑动座的底部对应的行程开关。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发芽盆上设置有一个第一感应触头,且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感应触头,当任意一个所述发芽盆上的所述第一感应触头与所述第二感应触头对正时,所述摄像头位于这个所述发芽盆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架和滑动座的滑动来由摄像头对每个发芽盆拍摄图像,工人再通过图像对种子发芽进行观察和统计,其能够大大减少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并方便工人准确地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感应触头和第二感应触头的配合,能够使摄像头自动且准确地移动到每一个发芽盆的正上方,从而通过摄像头准确地对每一个发芽盆进行拍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种子发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发芽盆;2-发芽台;3-下轨道;4-支撑架;5-上轨道;6-滑动座;7-摄像头;8-护壳;9-行程开关;10-第一感应触头;11-第二感应触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46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