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4059.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2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颜海俊;陈梁远;张磊;张玉波;吕泽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戴燕桃;巢雄辉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路 模拟单元 首端 检查装置 接地电容 模拟绕组 绕组变形 测试 绕组变形测试仪 电感 本实用新型 功能性检查 模拟变压器 地线连接 电力测量 分布参数 构成装置 缺陷原因 尾端连接 轴向分布 输出端 输入端 电容 接线 频响 尾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查装置,涉及电力测量技术领域,针对使用多种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时缺乏仪器功能性检查的手段,无法在使用过程中排除仪器自身缺陷原因而影响对测试结果判断的问题,采用多个模拟单元构成装置,模拟单元包括用于模拟绕组轴向分布电容的第一支路、用于模拟绕组匝间或饼间电感的第二支路以及接地电容支路,第一支路首端与第二支路首端连接并作为该模拟单元的输入端,第一支路尾端与第二支路尾端连接并作为该模拟单元的输出端,第一支路首端与第二支路首端通过接地电容支路与地线连接;该实用新型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参数,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要简单接线即可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电网极为重要一次设备,而变压器绕组是变压器事故损坏的主要部位,由于短路冲击和自身抗短路能力不足等原因,变压器绕组在运行中出现不同程度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将会带来潜在的运行风险。频率响应法是诊断变压器绕组变形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市面上频率响应型的绕组变形测试仪品种多样,虽然方法功能大同小异,但在使用时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因频率响应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判断准确性,仪器自身的部件损坏和测试回路的阻抗变化都会影响测试曲线,从而影响绕组变形的诊断结论,因此为了反映变压器绕组的真实状况,在采用频率响应法测试仪之前,有必要排除因检测条件(仪器自身)及检测方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当前,电力部门对所使用的各种频率响应法绕组变形测试仪普遍缺乏专门功能性验证的手段,无法确认仪器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完好,亦无法排除仪器本身故障对诊断结果影响的可能,因此大大降低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将绕组变形测试仪送检送校能解决仪器在长期使用的校验问题,无法在短期频繁使用的过程解决上述功能性验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查装置,用以解决当前电力部门在使用多种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仪时,普遍缺乏仪器功能性检查的手段,无法在使用过程中排除仪器自身缺陷原因而影响对测试结果判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绕组变形测试仪的检查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模拟单元;
所述模拟单元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接地电容支路,第一支路首端与第二支路首端连接并作为该模拟单元的输入端,第一支路尾端与第二支路尾端连接并作为该模拟单元的输出端,第一支路首端与第二支路首端通过接地电容支路与地线连接;
所述第一支路包括可调电容模块和第一支路开关,可调电容模块和第一支路开关串联,用于模拟绕组轴向分布电容;
所述第二支路包括可调电感模块和第二支路开关,可调电感模块和第二支路开关串联,用于模拟绕组匝间或饼间电感。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包括:该方案能够较为准确模拟变压器绕组的分布参数,为频率响应型绕组变形测试仪提供准确的校验参考,该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只需要简单接线即可进行测试。
优选地,所述装置包括3个模拟单元和4个接线端子,第一模拟单元输入端与端子a连接,第一模拟单元输出端与第二模拟单元输入端连接,第二模拟单元输出端与第三模拟单元输入端连接,第三模拟单元输出端与端子c连接,端子b和端子c分别安装在地线两端。采用该优选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包括:采用3个模拟单元后,整个装置对变压器绕组参数模拟的准确度增大,同时模拟范围增大,便于各种类型的频率响应型绕组变形测试仪进行校验。
优选地,所述可调电容模块包括多个电容器和一个电容转换开关,多个电容器的首端相互连接,尾端分别与电容转换开关不同接触点连接;
所述可调电感模块包括多个电感和一个电感转换开关,多个电感的首端相互连接,尾端分别与电感转换开关不同接触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4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致伸缩传感器激励电路
- 下一篇:无人机结构健康监测用智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