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4042.1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 发明(设计)人: | 翟赞京;李慧武;常永云;戴尅戎;干耀恺;赵杰;朱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B33Y80/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支架 干细胞富集 横向支架 单元组 蓄液池 本实用新型 六棱柱形 骨髓血 六棱柱 有效接触面积 孔洞 过滤器 空间形成 孔隙结构 上下交错 向上突起 血流方向 血流通道 圆柱状 堆叠 富集 竖直 过滤 储存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支架单元,为六棱柱形,迎向血流方向的面上具有多个贯穿的孔洞,多个多孔支架单元形成横向支架单元组,多个横向支架单元组上下交错的堆叠在一起,最上面一层的横向支架单元组中相邻的两个多孔支架单元向上突起的两个六棱柱形的两个棱之间形成蓄液池,每个多孔支架与周围相邻的多孔支架之间均形成血流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顶端及六棱柱相接的空间形成蓄液池,当骨髓血进入过滤器后,尚未来得及向下过滤的骨髓血储存于该蓄液池结构中,然后依次通过各六棱柱上密集竖直分布的圆柱状孔隙结构,以增大富集时的有效接触面积,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由严重创伤、感染、肿瘤切除、骨髓炎手术清创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造成的骨缺损是威胁人民健康,导致患者伤残病废的主要原因,也是骨科医师所面临的临床难题之一。临床上主要通过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人工骨移植等方法治疗骨缺损,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应用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手段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取得长足进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取方便、来源较广,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利用其成骨能力可以修复骨缺损,促进骨再生,是理想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干细胞具有粘附特性,利用自体干细胞富集技术可以快速获得浓度较高的干细胞,不经体外培养,富集过程可在手术同期完成,避免了体外复杂操作引起的污染、突变、成瘤等技术问题和伦理问题。细胞移植需要合适的支架材料。β-磷酸三钙(β-TC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生物陶瓷材料,其理化性质与骨组织相似,降解产物为钙、磷、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一定的骨传导性。将β-磷酸三钙作为支架材料与富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结合,可以获得理想的组织工程生物活性复合材料。
现临床上应用较为便捷的是干耀恺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明的干细胞富集系统(专利号:CN200710173407.4等)。由于其富集材料为滤网状或颗粒状β-TCP等材料,在干细胞富集过程中,颗粒状β-TCP材料会悬浮于循环的血液中,形成大量的无效腔隙,很大程度上影响干细胞富集效率。一方面造成自体干细胞的浪费,另一方面降低支架材料的干细胞负载率,从而降低复合材料的骨修复能力,减弱其临床效能。
另外,现在临床上应用的干细胞富集系统,由于其富集材料是颗粒状β-TCP等材料,富集后的颗粒状材料填充于骨缺损部位,往往无法提供较强的固定及支撑作用,影响骨缺损修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支架单元,为六棱柱形,迎向血流方向的面上具有多个贯穿的孔洞,多个多孔支架单元形成横向支架单元组,多个横向支架单元组上下交错的堆叠在一起,最上面一层的横向支架单元组中相邻的两个多孔支架单元向上突起的两个六棱柱形的两个棱之间形成蓄液池,每个多孔支架与周围相邻的多孔支架之间均形成血流通道。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横向支架单元组中相邻的两个多孔支架单元之间具有第一隔板。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孔洞的直径范围在300μm~700μ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多孔支架的孔隙率为75%。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干细胞富集效率的多孔支架,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框架,为长方体形,多孔支架单元设置在框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40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