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显示装置和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3421.9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珠;刘丽娜;李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辉;阚梓瑄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面板 | ||
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触控面板,涉及触控技术领域。本公开的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于衬底基板上,且均与第一方向平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与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均与和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平行。其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均由多个与第一触控电极绝缘的子电极串联形成,且同一第二触控电极中相邻的两子电极分别位于一第一触控电极两侧。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触控面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大量的电子设备中,使人机交互更加便捷。现有触控面板一般包括电阻式和电容式等类型,其中,电容式触控面板因其耐磨损、维护成本低并可支持手势识别及多点触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而互容式触控面板则是电容式触控面板中十分常见的一种。
如图1和图2所示,以现有的互容式的OLED触控面板为例,其通常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1a、有机发光器件2a、封装薄膜层3a、第一电极层4a、绝缘层5a、第二电极层6a和保护层7a。通过检测第一电极层4a和第二电极层6a间的电容变化,确定触控点的位置,以便实现触控功能。同时,该触控面板具有显示区和显示区周边的外围区,第一电极层4a和第二电极层6a均通过走线连接至设于外围区并绑定,以便与驱动电路连接。
在现有触控面板中,如图1所示,由于第一电极层4a和第二电极层6a位于不同层,且之间设有绝缘层5a,使得触控面板的整体厚度较大,工序较多,不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如图2所示,由于第一电极层4a的电极41a和第二电极层6a的电极61a均从端部接线并向外延伸,使触控面板的周边不得不因走线而变宽,不利于实现窄边化。此外,为了便于接线,上述的第一电极层4a和第二电极层6a通常分别连接至不同的绑定区,使得整体结构较为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触控面板及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均与第一方向平行;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同层设置,且均与和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平行;其中:
每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均由多个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绝缘的子电极串联形成,且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相邻的两子电极分别位于一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两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基板具有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周边的外围区,且所述外围区设有绑定区;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多个第一引线,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一一对应的通过各所述第一引线与所述绑定区连接;
多个第二引线,各所述子电极一一对应的通过各所述第二引线与所述绑定区连接,且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子电极的所述第二引线在所述绑定区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有机发光器件,设于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封装薄膜层,设于所述有机发光器件上,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设于所述封装薄膜层上且均位于所述显示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3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显示装置
- 下一篇:光伏组件支架及屋顶光伏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