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传送布料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3351.7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凤 | 
| 主分类号: | D05B33/00 | 分类号: | D05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布料 弹簧 滑套 本实用新型 缝纫机本体 滚轮转动 转动杆 工作台 滚轮 卡杆 传送 电机带动 方向带动 滑动套接 接通电路 向下滑动 导电片 固定环 卡槽卡 连接杆 三角块 手移动 下踏板 移动 卡槽 松开 贴紧 压杆 支腿 体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传送布料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其底部的支腿,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缝纫机本体,所述缝纫机本体的一侧设有滑套,滑套上滑动套接有固定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踩下踏板,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套向下滑动,使滚轮贴紧布料,此时,两个导电片接触,接通电路,电机带动滚轮转动,利用滚轮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布料移动,避免用手移动布料,节省体力,同时,下压压杆,使卡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卡槽分离,然后自由旋转转动杆,使滚轮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向各个方向带动布料移动,最后,松开压杆,在第三弹簧、第二弹簧以及三角块的作用下,卡杆重新与卡槽卡接,固定转动杆,适用性较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传送布料的装置。
背景技术
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使用缝纫机时,布料的传送一般是手动实现,不仅效率较低,而且危险性较大,稍有不慎,手部就会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传送布料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传送布料的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固定在其底部的支腿,工作台的顶部设有缝纫机本体,所述缝纫机本体的一侧设有滑套,滑套上滑动套接有固定环,固定环与缝纫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套上套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环和滑套连接,所述滑套内转动插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U型架,U型架的凹侧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套接有滚轮,U型架的一侧通过支撑杆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杆内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转动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工作台并转动连接有踏板的一端,踏板的另一端与支腿转动连接,踏板的底部连接有弧形杆,弧形杆上套接有弧形套,且弧形套与支腿固定连接,弧形套的内底部和弧形杆位于弧形套内部的一端均连接有导电片,所述电机、两个导电片和外部电源组成一条串联电路。
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转动杆内部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内底部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有压杆的一端,压杆的另一端贯穿安装腔的内壁,所述压杆的一侧设有卡杆,卡杆上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安装腔的内壁和卡杆连接,所述压杆上设有与卡杆相对应的三角块,所述卡杆远离三角块的一端贯穿安装腔的内壁,且滑套的内圈设有与卡杆相对应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弧形套和弧形杆的圆心与踏板和支腿连接处的转动中心重合。
优选地,所述卡杆的数目有三个,且三个卡杆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卡槽数目是卡杆数目的三至五倍,且说个卡槽之间等角度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踩下踏板,通过连接杆带动滑套向下滑动,使滚轮贴紧布料,此时,两个导电片接触,接通电路,电机带动滚轮转动,利用滚轮与布料之间的摩擦力带动布料移动,避免用手移动布料,节省体力,同时,下压压杆,使卡杆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与卡槽分离,然后自由旋转转动杆,使滚轮转动一定角度,实现向各个方向带动布料移动,最后,松开压杆,在第三弹簧、第二弹簧以及三角块的作用下,卡杆重新与卡槽卡接,固定转动杆,适用性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中:固定环1、滑套2、U型架3、滚轮4、工作台5、弧形杆6、导电片7、弧形套8、第一弹簧9、缝纫机本体10、连接杆11、踏板12、支腿13、转动杆14、第二弹簧15、压杆16、三角块17、卡杆18、第三弹簧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凤,未经刘飞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3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