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2461.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4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江典渭;吴生巧;赖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同创微波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5/12 | 分类号: | H01P5/1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薛金才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条 输出口 输入口 腔体耦合器 双路 同频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输入端连接 负载电阻 合路功能 隔离端 耦合端 耦合口 合路 腔体 隔离性能 同频信号 外部连接 耦合 体积小 通信系统 两路 衰减 紧凑 体内 输出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其包括腔体;腔体的外部连接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以及耦合口;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组耦合条、第二组耦合条和负载电阻;所述第一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口,耦合端与双路腔体耦合器的耦合口相连,隔离端与第二组耦合条的耦合端相连;第二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口,隔离端连接负载电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隔离性能好,同频合路部分信号无衰减,便于加工等优点。主要用于通信系统中两路同频信号各耦合出部分信号进行合路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蜂窝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大型的商场、酒店以及地铁等大量的涌现,室内分布系统也呈现了新的特点,为了提高通信网络的建设速度以及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多种通信制式共用信号分布系统的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时需要从两路同频信号中各耦合出部分信号进行合路,其余信号正常传输;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由两个耦合器和一个同频合路器来组成一个系统,其结果是体积庞大,接口众多,成本昂贵,同频合路部分信号衰减大(3dB以上)。因此设想提供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能够满足两路同频信号中各耦合出部分信号进行合路输出,且同频合路部分信号无衰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在一个部件中实现两路同频信号各耦合出部分信号进行合路输出,且同频合路部分信号无衰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腔体的外部连接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以及耦合口;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组耦合条、第二组耦合条和负载电阻;所述第一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口,耦合端与双路腔体耦合器的耦合口相连,隔离端与第二组耦合条的耦合端相连;第二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口,隔离端连接负载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以及耦合口的信号具有相同频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成本低,稳定性高,隔离性能好,同频合路部分信号无衰减,便于加工等优点。主要用于通信系统中两路同频信号各耦合出部分信号进行合路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拓扑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仿真结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同频合路功能的双路腔体耦合器,其包括腔体;腔体的外部连接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以及耦合口;所述腔体内安装有第一组耦合条、第二组耦合条和负载电阻;所述第一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口,耦合端与双路腔体耦合器的耦合口相连,隔离端与第二组耦合条的耦合端相连;第二组耦合条的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口,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出口,隔离端连接负载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以及耦合口的信号具有相同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同创微波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同创微波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24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