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压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1742.5 | 申请日: | 201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9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严兆滔;朱家宏;林凡;何倩怡;聂秀娟;王佳莹;陈定成;钟颖思;邓子鸣;王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66;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李德魁;郭芸 |
| 地址: | 51004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静压桩 钢板 本实用新型 空心管桩 岩层 承载能力 端部连接 钢板连接 依次连通 持力层 节约 管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压桩,包括空心管桩、钢板和喷头,所述钢板与所述管桩的端部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钢板连接,所述空心管桩、钢板和喷头内部依次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压桩,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工期;并且可以避免进入岩层时,持力层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压桩,属于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静压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场地下伏基岩多为石灰岩,岩溶强发育,场地内存在较多溶洞和土洞,大部分溶洞发育于岩面附近,且溶洞顶板很薄,填充性一般。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造成溶洞顶板塌落,发生塌陷事故。在试桩过程发现,多数管桩穿过覆盖层就立即接触到岩面,贯入度立即变得很小,桩身反弹剧烈,管桩很快破坏,还有少数管桩入岩就遇到溶洞塌陷导致管桩断裂,试桩断桩率达到80%。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压桩,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工期;并且可以避免进入岩层时,持力层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静压桩,包括空心管桩、钢板和喷头,所述钢板与所述管桩的端部连接,所述喷头与所述钢板连接,所述空心管桩、钢板和喷头内部依次连通。
所述管桩为圆柱状。
所述钢板为圆盘状。
所述钢板的中轴线与所述管桩的中轴线重合。
所述喷头安装在所述钢板的中心。
所述喷头的端部为锥形。
所述喷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孔。
所述钢板焊接在所述管桩端部。
所述喷头焊接在所述钢板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静压桩,将喷头与管桩制作成一体,压桩的同时,喷头已随管桩准确地到达预定位置,能很好得保证施工质量,随后可以立即注浆,并不需要额外的设备打入喷管,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约了工期;并且使用时,高压水泥浆从喷头喷出,水泥浆形成的“蘑菇头”包裹住桩头,既改善了持力层的受力性状,又扩大了桩底受力面积,相当于将管桩进行扩底,避免进入岩层时,持力层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2)所述喷头的端部为锥形,方便进行定位,并且容易将喷头打入注浆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静压桩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静压桩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压桩,包括空心管桩1、钢板2和喷头3,所述钢板2与所述管桩1的端部连接,所述喷头3与所述钢板2连接,所述空心管桩1、钢板2和喷头3内部依次连通。
其中,管桩1为圆柱状,并且沿轴向设置有通孔。钢板2为圆盘状,焊接在管桩1端部,钢板2的中轴线与所述管桩1的中轴线重合,钢板2上也设置通孔,钢板2的通孔与管桩1的通孔连通。喷头3焊接在钢板2的中心,喷头3内部设置空腔,空腔与钢板2和管桩1的通孔依次连通,喷头3的端部31为锥形,方便进行定位,并且容易将喷头3打入注浆位置,喷头3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喷孔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17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钢筋笼钢筋间距的工具
- 下一篇:一种可精确定位多轴深层搅拌桩的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