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1452.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俊青 |
主分类号: | E01F15/14 | 分类号: | E01F15/14;E01F9/619;E01F9/669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041000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垫 防护装置 缓冲体 支撑条 吸能 道路交通设施 柔性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 填充 大型施工设备 弹性缓冲体 侧面安装 更换部件 缓冲套筒 力学性能 内部安装 倾斜结构 设计计算 施工效率 使用寿命 冲击力 冲撞 侧面 对抗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主体,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侧面安装有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且防护装置主体的侧面固设有支撑条,所述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的内部均填充有多孔吸能介质,所述多孔吸能介质的内部安装有若干弹性缓冲体,所述支撑条设置在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之间的位置,所述支撑条上安装有缓冲套筒。本实用新型上下缓冲体中填充的多孔吸能介质和弹性体缓冲体的力学性能稳定,抗压强度高,且对抗冲击力可设计计算,上下缓冲体的倾斜结构,延长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上下缓冲垫材质轻,无需大型施工设备,提升施工效率;在发生冲撞损坏时,只需更换部件即可,维护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防护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道路上的各种交通设施如将道路分隔的水泥栏、交警道路中央指挥岛以及室内车库等也在增加,通常这些交通设施极易被来来往往的车辆碰撞,相对强硬度较差的设施边角则在碰撞中极易损坏。因此,人们以保护交通设施为目的,通常在车辆容易碰撞的车库门框或交通护栏、隔栏的边角安装了防护角。
目前一般的防护装置缓震性能差,防护性能低,汽车在发生碰撞交通栏杆时,依旧会对栏杆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解决了现有防护装置缓震性能差,防护性能低,汽车在发生碰撞交通栏杆时,依旧会对栏杆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道路交通设施柔性防护装置,包括防护装置主体,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侧面安装有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且防护装置主体的侧面固设有支撑条,所述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的内部均填充有多孔吸能介质,所述多孔吸能介质的内部安装有若干弹性缓冲体,所述支撑条设置在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之间的位置,所述支撑条上安装有缓冲套筒,所述缓冲套筒的内部设有伸缩支柱,所述伸缩支柱的一端与缓冲球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套筒的外部套设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垫和下缓冲垫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防护装置主体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截面为“L”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上背离防护装置主体的一面为倾斜面,且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的截面均为直角梯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均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或者橡胶。
优选的,所述多孔吸能介质为泡沫混凝土、泡沫玻璃或者多孔有机硅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体采用复合橡胶或聚氨酯材质。
优选的,所述上缓冲垫与下缓冲垫上背离防护装置主体的一面粘贴有反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上下缓冲体中填充的多孔吸能介质和弹性体缓冲体的力学性能稳定,抗压强度高,且对抗冲击力可设计计算。
(2)上下缓冲体的倾斜结构,能够均匀承受受到的冲击力,从而延长防护装置的使用寿命,当受到撞击时,缓冲球利用伸缩套筒和缓冲弹簧结构对冲掉一定的冲击力,且具备较强的弹性恢复力。
(3)上下缓冲垫材质轻,可选择现场制造,可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成本,无需大型施工设备,提升施工效率;在发生冲撞损坏时,只需更换部件即可,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侧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主视图。
图中:1-防护装置主体、2-上缓冲垫、3-弹性缓冲体、4- 多孔吸能介质、5-缓冲弹簧、6-缓冲球、7-反光片、8-下缓冲垫、9-伸缩支柱、10-缓冲套筒、11-支撑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俊青,未经张俊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14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