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脊柱理疗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1433.8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有禄;唐仁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有禄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1H39/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龙玉洪 |
地址: | 4007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部支撑板 按摩装置 辅助机构 腿部运动 支撑架 理疗按摩器 腰部扭动 理疗 脊柱 腿部 按摩 本实用新型 患者脊柱 可拆卸的 可枢转地 伸缩机构 往复摆动 交替的 上表面 穴位 仰卧 脚部 转动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包括:支撑架;背部支撑板,其可枢转地安装于支撑架上,在其上表面可拆卸的安装有按摩装置;伸缩机构,用于带动背部支撑板绕支撑架转动;以及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远离按摩装置的一端,用于带动被理疗者的腿部左右交替的往复运动。其优点是: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上,脚部放在腿部运动辅助机构上,该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带动患者的腿部像骑自行车一样往复摆动,从而带动背部或腰部扭动,在背部或腰部扭动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上的按摩装置即可对患者脊柱两侧的穴位进行按摩,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产品,具体涉及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
背景技术
按照中医理论来讲,人体可分为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是人体经络系统的主体。它和“八脉”一起构成二十条经脉,分管着全身上下且相辅相成,而这些经脉就在脊椎里面汇集着。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气的干通,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这根重要的经脉就位于脊椎里面,一旦脊椎出现任何的损伤或病变就会影响到督脉,导致其正气不足,经络不通,阴阳失调,此时病邪就容易趁机而入,从而引发疼痛。除了督脉外足太阳膀胱经也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它主要位于脊椎的两侧,与背俞穴一起构成了人体脏腑之气的疏通出入之处,也就是说足太阳膀胱经和其上的背俞穴师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经络和穴位。某一穴位与相对应的脏腑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穴位和脊柱的关系最为“友好”,那就是华佗夹脊穴,简称夹脊穴。在人体腰背部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刺突下两侧,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中间,属于两者经气外延重叠覆盖的地方,所以夹脊穴与这两脉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不仅具有调腔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枢纽作用,而且经过刺激后还能有效治疗人体内脏方面的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
因此,脊柱一旦发生侧弯或错位,将会沿着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无论脊柱侧弯或错位程度的严重与否,对脊柱的按摩保养都是整个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现目前,很多脊柱侧弯或错位患者常见的理疗手段是采取针灸、推拿以及人工按摩等方式,但其理疗效果均有限,患者始终无法改善脊柱侧弯或错位带来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仰卧在该装置上,即可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其还能够满足患者脊柱两侧所有穴位的同时按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脊柱理疗按摩器,其要点在于,包括:
支撑架;
背部支撑板,其可枢转地安装于支撑架上,在其上表面可拆卸的安装有按摩装置;
伸缩机构,用于带动背部支撑板绕支撑架转动;以及
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远离按摩装置的一端,用于带动被理疗者的腿部左右交替地往复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人体仰卧在背部支撑板上,脚部放在腿部运动辅助机构上,该腿部运动辅助机构带动患者的腿部像骑自行车一样往复摆动,从而带动背部或腰部扭动,在背部或腰部扭动时,安装在背部支撑板上的按摩装置即可对患者脊柱两侧的相应穴位进行按摩,从而实现患者的自动理疗和按摩。同时伸缩机构可使背部支撑板绕着支撑架翻转,方便患者按摩时上下。
作为优选:所述按摩装置包括橡胶板,以及设置在该橡胶板上的弹簧,该弹簧的顶端安装有按摩头,所述弹簧在橡胶板上呈4列分布,且橡胶板安装在所述背部支撑板上后依次形成颈曲部、胸曲部和腰曲部,其中,颈曲部和腰曲部向上凸起,胸曲部向下凹陷。采用上述结构,便于安装,呈4列分布的弹簧,其中间两列弹簧可作用于人体的夹脊穴,两侧的两列弹簧可作用于人体背部的背俞穴,颈曲部、胸曲部和腰曲部的凸起或凹陷时按照人体脊柱的实际结构设计的,能增加患者的理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有禄,未经唐有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1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距离调整机构及康复训练设备
- 下一篇:肢体康复锻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