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鳝捕捉夹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0985.7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1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严太明;李松;何智;何治德;王雄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A01K7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条 黄鳝 夹条 捕捉 夹持部 枢接部位 方片 本实用新型 螺栓 网具 表面设置 可拆卸的 身体损伤 压块表面 有效解决 横向夹 侧壁 齿向 夹齿 枢接 凸起 压簧 压块 有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鳝捕捉夹,包括夹条和压条,夹条和压条通过螺栓枢接,枢接部位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压簧,压簧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条和压条固定连接;夹条夹持部设置有方片,方片表面设置有横向夹齿,夹齿的齿向枢接部位倾斜;压条夹持部设置有与方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压块,压块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夹条或压条夹持部侧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网具。采用该结构的黄鳝捕捉夹,可有效解决黄鳝捕捉困难以及在捕捉过程中容易造成黄鳝身体损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鳝捕捉夹。
背景技术
在生产实践当中,有一些方法对捕捉野外黄鳝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有一种灯光捕捉法对捕捉野外黄鳝有一定成效,但是在捕捉器的制作方面还较为简单,对捕捉到的黄鳝容易造成身体损伤,这样就会容易导致黄鳝死亡,且在捕捉的过程中由于人为的不小心容易将黄鳝放走。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鳝捕捉夹,以解决黄鳝捕捉困难以及在捕捉过程中容易造成黄鳝身体损伤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黄鳝捕捉夹,包括夹条和压条,夹条和压条通过螺栓枢接,枢接部位上方和/或下方设置有压簧,压簧两端分别与夹条和压条固定连接;夹条的夹持部设置有方片,方片表面设置有横向夹齿,夹齿的齿向枢接部位倾斜;压条的夹持部设置有与方片形状大小相同的压块,压块表面上设置有凸起;夹条或压条夹持部侧壁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有网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夹条和压条的手持部设置有橡胶套,橡胶套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夹齿齿槽宽0.5~1cm。
进一步,夹齿的齿倾斜角度为30~60°。
进一步,夹齿的齿表面覆有粗糙橡胶。
进一步,方片长5~10cm,宽4~6cm。
进一步,网具上设置有挂钩,夹条或压条夹持部侧壁设置有螺丝,网具通过挂钩和螺丝与夹条或压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捕捉夹枢接部位上方和/或下方设置压簧,在使用时,由于压簧的存在,使用者可以感知夹持力的大小,能有效避免用力过猛而造成黄鳝身体损伤。另外,使用完后,夹条和压条在弹力的作用下自动复位,操作更加灵活方便。
2.方片和压块相配合可以带来更好的夹持效果,方片上的横向倾斜齿能防止黄鳝滑落,压块上的凸起可以更好的固定黄鳝。方片和压块长5~10cm,宽4~6cm,黄鳝与捕捉夹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黄鳝不容易掉落,捕捉黄鳝更加容易。另外,在夹齿的齿上包覆粗糙橡胶,不仅夹持效果更好,而且橡胶质软,可以有效保护黄鳝不受伤害。
3.网具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捕捉夹连接,在捕捉环境简单的情况下,不用连接网具即可轻易的捕捉黄鳝,在捕捉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捕捉夹与网具配合,不仅可以防止夹住的黄鳝滑落,还可以在黄鳝受到惊吓时,直接用网具捕捞,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其中,1、夹条;2、螺栓;3、压条;4、压块;5、凸起;6、粗糙橡胶;7、夹齿;8、方片;9、网具;10、螺丝;11、压簧;12、防滑纹;13、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09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鱼采捕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挖掘和拾捡海螺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