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0530.5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8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石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68 | 分类号: | A61M5/168;A61M5/175;A61M2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蔡忠祥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防回流 接触端 本实用新型 输液装置 仿生物 固定端 输液泵 医疗器械领域 半月形 相对布置 相对设置 管壁 回血 片膜 输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装置包括管路、输液泵、防回流件;所述输液泵设于所述管路的一端;所述防回流件设于所述管路内,所述防回流件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呈半月形的膜片,所述膜片相对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接触端,且所述膜片的固定端与管路的管壁间固定,两片膜片的接触端相对布置;其中,所述膜片呈弧形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膜片呈弹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输液时回血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输液装置是用来将药物等流体物质输入至患者静脉内的装置,通常需要将输液装置的插管导入到患者静脉内,然后将输液装置保持在给定的取向,使得管路沿朝向输液泵的方向延伸。
现有的输液装置,当输液完成后,输液器及三通易出现回血现象,即患者的血液流入到输液装置的管路中,从而造成细菌感染,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能够有效防止输液时回血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管路;
输液泵,所述输液泵设于所述管路的一端;
防回流件,所述防回流件设于所述管路内,所述防回流件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呈半月形的膜片,所述膜片相对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接触端,且所述膜片的固定端与管路的管壁间固定,两片膜片的接触端相对布置;
其中,所述膜片呈弧形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膜片呈弹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呈弯曲状,且所述膜片的固定端靠近所述管路,接触端远离所述管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宽度大于管路内径的二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材质为橡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材质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包括:
管路;
输液泵,所述输液泵设于所述管路的一端;
防回流件,所述防回流件设于所述管路内,所述防回流件包括两片相对设置的呈半月形的膜片,所述膜片相对的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接触端,且所述膜片的固定端与管路的管壁间固定,两片膜片的接触端相对布置,所述膜片呈弧形的一端为接触端,所述膜片呈弹性;
其中,
当输液进行时,两片膜片的接触端分离;
当输液完毕时,两片膜片的接触端接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呈弯曲状,且所述膜片的固定端靠近所述管路,接触端远离所述管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宽度大于管路内径的二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材质为橡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膜片的材质为硅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类似于静脉瓣膜结构的防回流件,当输液完毕时,在膜片弹性力的作用下,两膜片间闭合,当输液进行时,药物顺向冲开膜片,实现输液时药物的单向流通,有效防止回血现象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仿生物瓣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0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液输血滴速计算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输液量测量卡悬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