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70383.1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49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伟;丘华生;景雪;张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5/06 | 分类号: | E04G15/0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角形 钢模 预留洞口 提手 十字形交叉 折角形钢板 楼板 泵管 放线 下折 本实用新型 倒梯形状 沟槽断面 横向提手 折线形状 板厚处 十字形 中段处 上折 凿毛 折角 焊接 匹配 嵌入 渗漏 周转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包括由四块焊接在一起的“Z”字形折角形钢板构成的折角形钢模(1),所述折角形钢板包含下折角(1.1)与上折角(1.2),上下折角位于楼板(7)中段处与所述沟槽断面折线形状匹配,所述折角形钢模(1)成倒梯形状扣在预留洞口,通过下折角(1.1)嵌入所述沟槽中固定,所述折角形钢模(1)的高度高于楼板(7)厚度,以周转用于不同板厚处;所述折角形钢模(1)上部设有十字形交叉提手,所述十字形交叉提手包括相互交叉为十字形的横向提手(3)和纵向提手(4)。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解决后期预留洞口凿毛问题,减少工序,有效避免渗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一般放线及泵管预留洞采用木模板制作成倒梯形木框,但木框整体性差、固定简单,容易在振捣过程中倾倒或偏位,造成成型洞口偏移;木框周转次数少,且拆模困难;预留洞在后期结构施工完毕后四周需打毛后浇筑封堵,避免出现渗漏。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的提高预留洞口的成型效果、周转次数及后期预留洞口封堵浇筑成型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从而解决现有预留倒梯形木框整体性差,容易在振捣过程中倾倒或偏位,造成成型洞口偏移的问题;还解决木框周转次数少,且拆模困难的问题;还解决预留洞在后期结构施工完毕后四周需打毛后浇筑封堵,避免出现渗漏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用于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的封堵混凝土浇筑,该预留洞口位于楼板上,该预留洞口的洞壁在楼板上形成一道折线形断面的沟槽,包括由四块焊接在一起的“Z”字形折角形钢板构成的折角形钢模,所述折角形钢板包含下折角与上折角,上下折角位于楼板中段处与所述沟槽断面折线形状匹配,所述折角形钢模成倒梯形状扣在预留洞口,通过下折角嵌入所述沟槽中固定,所述折角形钢模的高度高于楼板厚度,以周转用于不同板厚处;所述折角形钢模上部设有十字形交叉提手,所述十字形交叉提手包括相互交叉为十字形的横向提手和纵向提手。
所述横向提手和纵向提手均包括一根杆状结构及设置在该杆状结构两端的下弯结构,该下弯结构的底端通过与所述折角形钢模的折角形钢板相匹配的倾斜角焊接固定在所述折角形钢模的内壁。
所述折角形钢模通过连接在其下口沿内壁一周的楼板连接板与楼板模板(8)连接固定。
所述楼板连接板在四个方位上均设有用于穿过钉子以将该楼板连接板与楼板模板连接固定的预留连接孔。
所述折角形钢模外壁在楼板厚度范围内均刷涂脱模剂。
这种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将预留洞口处在楼板厚度范围内外壁刷涂脱模剂后,将折角形钢模按倒梯形放置在预留洞口,使其下折角与上折角分别与该预留洞口处的沟槽相扣合固定,然后用钉子通过楼板连接板固定在楼板模板上;浇筑混凝土后,将钉子撬开,通过十字形交叉提手将折角形钢模向上提拉拆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线及泵管预留洞口折角形钢模,洞口成型方正、规整,有效的提高了预留洞口的的成型效果,模具适用于各种板厚楼板,周转性高,钢模成倒梯形,均刷脱模剂,拆除简单。“Z”字形折角能够有效的解决后期预留洞口凿毛问题,减少工序,有效避免渗漏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折角形钢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作为楼板放线洞及泵管预留洞口模板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图3是混凝土楼板放线洞及泵管预留洞口全部封堵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0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