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咬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70027.X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8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沈向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向诚 |
| 主分类号: | A01K91/06 | 分类号: | A01K9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4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副杆 主杆 钓鱼线 定位环 本实用新型 限位杆 限位环 咬钩 鱼钩 鱼竿 安全可靠性 活动连接 使用寿命 弹性力 灵敏度 上钩 提拉 位杆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咬钩装置。它包括装配主杆、装配副杆、连杆、钓鱼线和鱼钩,所述的装配主杆与装配副杆之间设有夹角,所述装配主杆的一端与装配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装配主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装配副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和定位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与限位环相配合,所述的定位环置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的钓鱼线安装在连杆靠近限位杆的一端上,所述的钓鱼线穿过定位环后与鱼钩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自动提拉鱼竿的动作,大大提高了鱼儿的上钩率;灵敏度高,弹性力足,牢固程度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咬钩装置。
背景技术
鱼竿是一种捕鱼工具,外形为细长多节竿状物,通常有一个把手,由把手到后端逐渐变细变尖,要用一根钓线连接带有饵料的鱼钩来使用。鱼竿最初是人类用于捕鱼维生的工具,现通常用于户外运动中的钓鱼休闲,同时也会用于一些钓鱼竞技类型的体育或户外比赛。鱼竿的作用分为以下三点:1、利用弹性控制钓到的鱼的爆发力,衰减鱼的力量,一方面用以保护手,另一方面可以起到保护鱼竿,避免断竿断线。2、与钓线的长度结合,改变钓点到岸边的距离。3、把鱼从钓点拉到水边,以获得钓获量。
现有的钓鱼竿一般包括鱼竿主体、鱼线和鱼钩,而鱼线一端固定在鱼竿主体上,鱼线另一端与鱼钩固定,并且在鱼线上设置浮漂,通过观察浮漂来确定是否有鱼咬钩,而使用者通过提拉鱼竿主体使得鱼儿能够上鱼钩。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完全通过浮漂来判断鱼儿是否咬钩,需要钓鱼者眼疾手快才能通过提拉鱼竿使得鱼儿咬钩,而往往浮漂的动静并不能真实的反应鱼儿咬钩的情况,故而很大程度上存在误判,会浪费鱼饵;另一方面,当遇到水面起伏不定,并不能观察到浮漂的细小变化,导致鱼饵被吃,但是与并未上钩,大大降低了鱼儿的上钩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大大提高鱼儿上钩率的自动咬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咬钩装置,包括装配主杆、装配副杆、连杆、钓鱼线和鱼钩,所述的装配主杆与装配副杆之间设有夹角,所述装配主杆的一端与装配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装配主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装配副杆的另一端设有限位环和定位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设有限位杆,所述的限位杆与限位环相配合,所述的定位环置于限位环的下方,所述的钓鱼线安装在连杆靠近限位杆的一端上,所述的钓鱼线穿过定位环后与鱼钩固定连接。
使用时,只需要将连杆上的限位杆置于装配副杆上的限位环中,此时装配主杆和装配副杆受到连杆的作用而压缩,由于定位环置于限位环的下方,故而受钓鱼线上鱼钩重力的作用,钓鱼线竖直与定位环中,当鱼儿吃鱼钩上的鱼饵时,鱼钩带动钓鱼线,而钓鱼线作用在连杆上,由于钓鱼线安装在连杆靠近限位杆的一端上,使得限位杆从限位环中拉出,而装配主杆和装配副杆之间的弹力被释放,装配主杆带动连杆运动,与此同时钓鱼线也随着连杆一起运动,由于钓鱼线置于定位环中,故而钓鱼线置于定位环下方的部分直线上升,实现了自动提拉鱼竿的动作,不需要人为判断浮漂的动态情况,来确定是否需要提拉鱼竿,大大提高了鱼儿的上钩率。
作为优选,所述装配主杆与连杆连接的一端设有衔接环,所述连杆与装配主杆连接的一端设有圆环,所述的衔接环与圆环相连接,所述的连杆与限位杆之间相互垂直。通过衔接环和圆环的设计,方便连杆与装配主杆之间的活动连接。而连杆与限位杆之间的角度若大于90度,则使得限位杆并不能定位于限位环中;而连杆与限位杆之间的角度若小于90度,那么需要鱼儿使用较大的力才能够使得限位杆从限位环中脱离,这样降低了该咬钩装置的灵敏度,使得鱼儿上钩率大幅度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向诚,未经沈向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70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声响装置的横式渔线轮
- 下一篇:多功能自动弹钩鱼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