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6626.4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98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晋明肖;华伟锋;周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5/02 | 分类号: | B24B55/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马彩凤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机构 出液口 砂轮 本实用新型 内孔磨削 机床 加工件表面 结构稳固 冷却管路 冷却区域 密集小孔 磨削机床 清洗功能 出水口 加工件 进水孔 面接触 微裂纹 易拆装 大孔 烧伤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进水孔与所述磨削机床冷却管路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为设置于加工件和砂轮之间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一出液口为密集小孔并位于所述砂轮上方,所述第二出液口为大孔并位于所述砂轮下方。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机构冷却区域为面接触,接触充分,还带有清洗功能,同时易拆装,结构稳固,加工得到的加工件表面没有烧伤和微裂纹,产品质量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削机床,尤其涉及一种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磨削机床已广泛应用在汽车行业加工领域。磨削机床具备加工精度高,加工效率高等特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由于磨削速度高,导致磨削温度高,磨削产生的磨削热80%~90%传入工件,加上砂轮的导热性很差,易造成加工件表面烧伤和微裂纹。影响磨削烧伤的因素有磨削用量、冷却方法、工件材料、砂轮硬度等。
传统的内孔磨削冷却通过冷却管道喷嘴喷射切削冷却液,很难将冷却液直接喷射到磨削区,通常是先喷射到内孔砂轮上,靠内孔砂轮旋转带动少量冷却液到加工件内部表面,从而导致磨削温度增高,排屑不利,造成磨削表面烧伤等问题。
因此,亟需研究开发一种能降低加工件温度的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进水孔与所述磨削机床冷却管路出水口连接,所述冷却机构为设置于加工件和内孔砂轮之间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其中,所述第一出液口位于所述内孔砂轮上方,所述第二出液口位于所述内孔砂轮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出液口为密集小孔。
其中,所述小孔的孔径为 0.5~1.5毫米。
其中,所述第二出液口为大孔。
其中,所述大孔的孔径为3~4 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第一出液口的喷射方向在砂轮和加工件即将接触的区域,由砂轮本身的旋转带入冷却液,且为与整个砂轮在轴向方向为面接触,可充分冷却加工件和砂轮;第二出液口在砂轮与加工件加工完成后初始分离的区域,因此能够充分清洗砂轮表面的磨削。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型结构上设置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位置固定无需调整,冷却区域为面接触,接触充分,还带有清洗功能,同时易拆装,结构稳固。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机构,加工得到的加工件表面没有烧伤和微裂纹,产品质量良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中的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3中的内孔磨削机床冷却机构的主视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加工件,2-砂轮,3-U型结构,301-第一出液口,302-第二出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格特拉克(江西)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66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数控磨床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散热砂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