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脱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6137.9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87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金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24 | 分类号: | H01H7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5 | 代理人: | 王茀智;龚清媛 |
地址: | 325603 浙江省乐***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衔铁 阻力件 电磁脱扣装置 线圈骨架 在线圈骨架 铁芯组件 限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 动触头支持 安装结构 复位弹簧 复位弹力 传统的 打击力 脱扣杆 铁心 顶杆 绕制 移动 | ||
1.一种电磁脱扣装置,包括线圈骨架(1),绕制于线圈骨架(1)上的线圈(2)和安装于线圈骨架(1)内的铁芯组件(3),所述铁芯组件(3)包括安装在线圈骨架内的衔铁(31)、为衔铁(31)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32)、铁心(33)和顶杆(3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为衔铁(31)在动作瞬间提供阻力的阈值阻力件(4),衔铁(31)在初始位置与阈值阻力件(4)限位配合,衔铁(31)移动后解除与阈值阻力件(4)的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圈骨架(1)的中部设有容纳空腔(101),衔铁(31)安装于容纳空腔(101)的一端,铁心(33)安装于容纳空腔(101)的另一端,复位弹簧(32)安装于衔铁(31)和铁心(33)之间,复位弹簧(32)的一端与衔铁(31)相抵,另一端与铁心(33)相抵;铁心(33)中部设有支撑孔(331),顶杆(34)的一端穿过支撑孔(331)与衔铁(31)连接,顶杆(34)的另一端伸出铁心(33)外;当线圈(2)通电时,衔铁(31)克服阈值阻力件(4)的阻力吸向铁心(33)驱动顶杆(34)顶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阻力件(4)为安装在线圈骨架(1)上的与衔铁(31)弹性配合的球状物,衔铁(31)上设有与球状物限位配合的阻力件安装凹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阻力件(4)为弹性小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线圈骨架(1)上设有阻力件安装孔(102),线圈(2)从线圈骨架(1)的外侧壁对弹性小球进行限位,衔铁(31)动作前,阻力件安装孔(102)正对阻力件安装凹槽(311),弹性小球安装于阻力件安装孔(102)和阻力件安装凹槽(311)内,衔铁(31)移动解除阈值阻力件(4)的限位后,弹性小球被压缩回阻力件安装孔(102)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阻力件(4)包括压簧(42)和与压簧(42)连接的刚性小球(43),压簧(42)为刚性小球(43)提供弹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1)的侧壁凸出设有安装柱(11),安装柱(11)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阈值阻力件(4)的容纳腔(111),所述压簧(42)的另一端与容纳腔(111)的顶部相抵限位,衔铁(31)动作前,容纳腔(111)正对阻力件安装凹槽(311),刚性小球(43)与阻力件安装凹槽(311)相抵限位,衔铁(31)移动解除阈值阻力件(4)的限位后,刚性小球(43)缩回容纳腔(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销钉(5),所述安装柱(11)的顶部开口,安装柱(11)的侧壁设有用于安装销钉(5)的销钉孔(501),阈值阻力件(4)从安装柱(11)的顶部装入后,销钉(5)装入销钉孔(501)对压簧(42)的另一端限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凹槽(311)为环绕衔铁(31)侧壁设置的环状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阻力件(4)为安装在线圈骨架(1)上的限位杆,限位杆通过限位弹簧枢转安装在线圈骨架上,衔铁(31)动作前,限位杆一端在限位弹簧的驱动下转入线圈骨架(1)的容纳空腔(101)内对衔铁(31)进行限位,衔铁(31)移动使限位杆转动出容纳空腔(101),解除限位杆对衔铁(31)的限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科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613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