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4872.6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38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锋;史磊;张鹏;董雪梅;潘春磊;王金贺;盛春鸽;刘姿彤;于海洋;冯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贾泽纯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种棒 本实用新型 食用菌菌种 二次污染 快速降温 接菌口 拔出 朝上 涨袋 食用菌 菌种成活率 食用菌接种 高温灭菌 减少污染 劳动效率 有效解决 海绵塞 通气孔 防治 菌袋 杂菌 过滤 生产 开通 | ||
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它涉及一种接种棒,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接种棒在高温灭菌时存在快速降温有“涨袋”现象、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种棒下开通通气孔,有效解决快速降温有“涨袋”和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在接种棒内放置海绵塞,起到过滤的作用,减少杂菌进入菌袋的几率。使用本实用新型接种棒生产食用菌菌种,能显著提高菌种成活率,减少污染,降低能耗,明显提高劳动效率,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种棒。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食用菌二级菌种和栽培种生产过程中,尤其是黑木耳的菌种生产,在拌完培养料后,装袋机装袋、窝口,有一个插接种棒的环节,一般都垂直插入塑料接种棒,常压灭菌。接种时将棒拔出,留下一深孔,母种可直接点进培养袋中心。菌丝由中心向外萌发,长满菌袋。
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常压灭菌时间较长,一般100℃需要保持8小时以上,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很多工厂化的生产企业都选择高压高温灭菌,以提高生产效率,但传统的塑料接种棒在高温灭菌时存在不耐高温高压、快速降温有“涨袋”现象、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接种棒存在快速降温有“涨袋”现象、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它包括棒体、通气孔、海绵塞和卡位突起;
所述的棒体为内部中空的锥形筒结构,所述的锥形筒是由上部锥形筒、中部锥形筒和下部锥形筒构成;其中,上部锥形筒的内径大于中部锥形筒,中部锥形筒的内径大于下部锥形筒;
所述的棒体的中部锥形筒下端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在上部锥形筒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卡位突起,且每个卡位突起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海绵塞设置于上部锥形筒下部的卡位突起与上部锥形筒底端的侧壁之间;
上部锥形筒上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处于两个不同水平面的多个卡位突起,所述的海绵塞设置于两个不同水平面的卡位突起之间。
本实用新型包含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选用耐高温塑料,整体注塑成型。耐高温高压,可反复使用六年以上。在接菌棒底部对称打4个或多个孔,解决了快速降温有“涨袋”和接菌口朝上有棒被拔出的现象。菌袋灭完菌后,需要到冷却间冷却,到接菌间接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空间空气灭菌不彻底,塑料接种棒由于已经打孔,外界空气很容易从小孔进入到菌袋中,造成二次污染,导致菌种生产失败。为了防止二次污染,我们在接种棒顶端位置放置2个海绵塞,起到过滤的作用,减少杂菌进入菌袋的几率。
使用本实用新型接种棒生产食用菌菌种,能减少污染,显著提高菌种成活率,降低能耗,明显提高劳动效率,是食用菌菌种生产不可缺少的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防治食用菌二次污染的接种棒,它包括棒体1、通气孔2、海绵塞3和卡位突起4;
所述的棒体1为内部中空的锥形筒结构,所述的锥形筒是由上部锥形筒1-1、中部锥形筒1-2和下部锥形筒1-3构成;其中,上部锥形筒1-1的内径大于中部锥形筒1-2,中部锥形筒1-2的内径大于下部锥形筒1-3;
所述的棒体1的中部锥形筒1-2下端开设有多个通气孔2;在上部锥形筒1-1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卡位突起4,且每个卡位突起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海绵塞3设置于上部锥形筒1-1下部的卡位突起4与上部锥形筒1-1底端的侧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48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种植食用菌的栽培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木耳打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