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面板的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3611.2 | 申请日: | 201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1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侯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上海市漕河***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通道 液晶面板 进气部件 进气口 底座密封 气体引导 散热装置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 下表面 贯孔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进气部件以及第二进气部件:所述底座具有用于设置液晶面板的贯孔、用于将气体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下表面的第一进气通道以及用于将气体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上表面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部件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部件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晶面板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光固化树脂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目前3D打印技术的成型方式仍在不断演变,所使用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在各种成型方式中,光固化法是较为成熟的方式。光固化法是利用光敏树脂被紫外激光照射后发生固化的原理,进行材料累加成型,具有成型精度高、表面光洁度好、材料利用率高等特点。
图1示出光固化型3D打印设备的基本结构。这一3D打印设备100包括用于容纳光敏树脂的物料槽110、用于使光敏树脂固化的成像系统120、以及用于连接成型工件的升降台130。成像系统120位于物料槽110上方,并可照射光束图像使物料槽110液面的一层光敏树脂被固化。每次成像系统120照射光束图像致使一层光敏树脂固化后,升降台130都会带动成型的那层光敏树脂略微下降,并通过刮板131使固化后的工件顶面均匀铺展光敏树脂,等待下一次照射。如此循环,将会得到逐层累加成型的三维工件。
液晶投影技术作为一种面阵图像源,可用来构造光固化型3D打印设备的成像系统。图2示出一种液晶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光源121用于发射固化光敏树脂所需的光束,光源121的波长通常在430nm以下。液晶面板122可以由第一偏振光滤光器122-1、液晶元件122-2和第二偏振光滤波器122-3构成。液晶元件122-2中包含有许多像素,每个像素可以单独控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配合液晶面板122-2两侧的第一偏振光滤光器122-1和第二偏振光滤波器122-3可以控制某一像素的光线是否通过,因此经过液晶成像系统120的光束是图像化的。此图像化的光束再经过投影镜头123投射至光敏树脂的表面111,以对光敏树脂进行照射固化。
众所周知,液晶面板中的液晶以及每一液晶单元周围的用来覆盖像素的控制电路的黑色掩模区域都会不同程度的吸收光束,这将造成液晶温度的升高,最终导致液晶面板老化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散热装置,其能够对液晶面板进行快速的散热,以减缓液晶面板的老化和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进气部件以及第二进气部件:所述底座具有用于设置液晶面板的贯孔、用于将气体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下表面的第一进气通道以及用于将气体引导至所述液晶面板上表面的第二进气通道;所述第一进气部件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第二进气部件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用于将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二进气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进气部件和/或所述第二进气部件的进气口处设置有滤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进气部件和/或所述第二进气部件的出气口处设置有滤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进气部件和/或所述第二进气部件内部设置有风扇,用于将外界的气体注入到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二进气通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和/或第二进气通道的进气口处的孔径大于其出气口处的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3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