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62895.3 | 申请日: | 201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璐璐;轩小燕;张强;王高峰;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4;C12M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本实用新型 独立单元 气缸机构 旋转装置 恒温箱 环形腔 培养盒 培养箱 输送箱 推送 微生物 恒温箱内壁 收纳 被支撑板 加热装置 均匀分割 控制系统 输送机构 外壳密封 依次叠加 轴承安装 中空腔 侧壁 放入 下端 匹配 进出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中空腔内设置有内驱气缸机构。输送箱的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输送箱内设置有外驱气缸机构和输送机构以及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任一培养盒的放入和提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液微生物药敏培养检测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
背景技术:
实验室检测细菌性动物疫病时,通常采用细菌形态检查、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血清学检查等诊断方法,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目前微生物的药敏培养和医学检验的专用装置,尤其是分枝杆菌快速培养药敏及鉴定微量连续检测装置,主要是采用恒温环境,液态培养液中进行,培养过程中需要多次观察,及早发现结果,同时液态培养液在拿取转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整个过程分多个步骤才能完成,会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资源且自动化程度低。传统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肉汤稀释法,前者只能定性检测分离的病原细菌药敏性,后者能定量检测药物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抑菌浓度。存在要求条件较高,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的弊端。一般五天以上才能得出确诊和药敏结果,在药敏结果出来前,只能依靠临床兽医的经验判断治疗,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往往导致延误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疫情反复、以致失控,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微生物培养检测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量集中培养和任一位置单独取出检测的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
技术方案:一种多层推送式微生物恒温药敏培养箱,包括恒温箱和输送箱,以及加热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恒温箱内壁上、下端通过轴承安装有旋转装置的主体,旋转装置的主体与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旋转装置是由多层环形腔自上而下依次叠加固定形成的整体,其中部为中空腔,每层环形腔又被支撑板均匀分割为多个沿径向的独立单元,每个独立单元分别编号后用于收纳匹配的培养盒;在所述中空腔内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内螺杆和内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内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内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内滑杆上,螺母杆与内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内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与所述内驱气缸活塞杆正对的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设置有进出口。
所述输送箱,其外壳密封连接在所述进出口一侧的恒温箱侧壁上,在输送箱外壳内部分别沿竖向安装有外螺杆和外滑杆,一个横卧于中空腔内的外驱气缸上分别固定有螺母管和滑套,螺母管安装在外螺杆上,滑套安装在外滑杆上,螺母杆与外步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外驱气缸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层高和独立单元编号的位置传感器或读码器;所述外驱气缸的活塞杆正对所述进出口;
在位于外驱气缸的活塞杆与进出口之间的区域设置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的支架与所述外驱气缸固定在一起。
在位于所述输送机构上侧设置有检测机构,位于输送机构输入端设置有进口,位于输送机构输出端设置有出口。位于所述输送机构进口位置设置有编码打码器,在所述检测机构支架上安装有扫码器。所述检测机构或编码打码器固定在输送箱顶部内壁,或者固定在外驱气缸的外壳支架上。
旋转装置的主体转动时在所述旋转装置的主体下侧设置有齿圈,固定在恒温箱底部的旋转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圈啮合。
另外,还在恒温箱侧壁的进出口位置设置有能够密封的推拉门,以及驱动推拉门启闭的可控推杆。当通过可控推杆将所有推拉门同时关闭后,可以对旋转装置的主体进行变速速驱动,实现差速离心效果。在所述培养盒的中部设置有至少一隔层,隔层上分别有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62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菜发酵液循环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培育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