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59430.2 | 申请日: | 201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36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江;丁伟思;葛亚红;毛键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启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端 尾灯 发射单元 控制开关单元 通讯控制单元 仪表 本实用新型 电动自行车 接收单元 控制系统 刹车灯 无线数据传输方式 无线发射模块 无线接收模块 夜间行车灯 传输过程 传输距离 电子刹把 绕射能力 人员使用 尾灯故障 无线连接 右转向灯 信号强 功耗 省电 衰减 生产工艺 穿透 出行 节能 交通 | ||
本实用新型是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其结构是控制开关单元的信号端和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的信号端分别与仪表发射单元的信号端连接,仪表发射单元的信号端与尾灯接收单元的信号端无线连接,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左、右转向灯开关和夜间行车灯开关,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包括电子刹把,仪表发射单元包括MCU和433无线发射模块,尾灯接收单元包括433无线接收模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尾灯故障的几率;提高了交通出行的安全性;省电节能,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实用性;无引线尾灯采用433MHz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信号强、功耗低、传输距离长、穿透和绕射能力强、传输过程衰减较小和人员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动自行车尤其是锂电型电动车(非电动摩托车)的尾灯一般采用传统的引线方式控制,并且一般没有左、右转向灯和刹车灯功能,在车辆行驶中无法对其它车辆进行警示,比较危险,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另外锂电型电动车由于车型结构一般较简单,有引线的尾灯会因为外露的引线和接口增加尾灯的故障率,引线的存在也增加了装配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且影响车辆的整体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提高交通出行的安全性,降低尾灯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其结构包括控制开关单元、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仪表发射单元、尾灯接收单元,其中控制开关单元的信号端和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的信号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仪表发射单元的信号端连接,仪表发射单元的信号端与尾灯接收单元的信号端无线连接,控制开关单元包括左、右转向灯开关和夜间行车灯开关,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包括电子刹把,仪表发射单元包括MCU和433无线发射模块,尾灯接收单元包括433无线接收模块、对码开关S1、左转灯D4、右转灯D5、夜间行车灯D6、对码指示灯D7和刹车灯D8/D9。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开关单元内的按键式左转向灯开关K4与仪表发射单元内集成电路U1的2端相连,控制开关单元内的按键式右转向灯开关K5与仪表发射单元内集成电路U1的8端相连,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的TXD端与仪表发射单元内集成电路U1的1端相连,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的RXD端与仪表发射单元内集成电路U1的32端相连,所述的集成电路U1为STC12C5616AD。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开关单元、刹车灯通讯控制单元和仪表发射单元分别与车载电池电连接,尾灯接收单元单独与锂电池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夜间行车灯、左/右转向灯和刹车灯都为单灯LED。
优选的,所述的尾灯接收单元还包括充满电指示灯D2、正在充电指示灯D3、满电量指示灯D10、低电量指示灯D11和USB-5V充电口。
优选的,所述的尾灯接收单元可拆卸的设置在电动自行车尾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因引线接口接触不良造成尾灯故障的几率;增加了左/右转向灯、夜间行车灯和刹车灯显示功能,提高了交通出行的安全性;采用单灯LED显示作为功能指示,省电节能,尾灯具有可充电大容量锂电池为其提供电源,在电量不足时指示灯显示提醒充电,可使用USB-5V充电宝对其充电,也可将尾灯单独取下充电;结构上发射单元采用模块裸片直接贴片在前置LCD液晶显示器PCB电路板内,有效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实用性;无引线尾灯采用433MHz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初次连接使用时进行对码配对,配对后每次开机可实现自动扫频功能,无需使用人工协调、配置信道;该频率具有信号强、功耗低、传输距离长、穿透和绕射能力强、传输过程衰减较小和人员使用安全性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自行车无线尾灯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是控制开关单元1A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启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启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9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转向副把灯
- 下一篇:摩托车梯形框式后置物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