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压增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57826.3 | 申请日: | 2017-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05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 发明(设计)人: | 夏玉龙;邹昌建;闵剑庭;徐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甑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1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板 出油口 海绵垫 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 进油口 气缸 液压增压系统 内腔 进气口 凹槽两侧 回复弹簧 两侧设置 气缸外壁 润滑效果 预压弹簧 顶盖 机油 传动柱 固定杆 活塞杆 润滑度 底盖 内管 排出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增压系统,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杆、活塞杆、压力表、顶盖、底盖、高压内管、进气口、回复弹簧、传动柱、推板、内腔、预压弹簧、进油口、海绵垫和出油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第一气缸外壁一侧安装压力表,使得气缸内部的压力可以在压力表上显示出来,方便对其进行操作,通过在推板上方设置进油口,推板两侧设置凹槽,两个凹槽两侧均设置海绵垫,且海绵垫一侧设置出油口,使得内腔内的机油可以通过进油口进入到推板内部,被海绵垫吸收后可以从出油口排出,在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内部推板润滑度不够,可以利用出油口内部的油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润滑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压缸,具体为一种液压增压系统,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增压缸是将油压缸与增压器相结合,利用增压器的大小不同受压截面面积之比,以及帕斯卡能源守衡原理而工作。因为压力不变,当受压面积由大变小时,则压强也会随大小不同而变化的原理,从而达到将气压压力提高到数十倍的压力效果。
现有的液压增压缸在使用使仍存在一定缺陷,现有的液压增压缸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内部卡顿的情况,这时就会打开气缸,对内部的部件进行检修,这样耗时耗力,因此液压装置内部不带有自润滑的功能使得装置的寿命降低,而且传统的液压增压缸增压操作复杂,不便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增压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润滑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液压增压系统,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方设置顶盖,所述第一气缸下方设置底盖,所述底盖下方设置活塞杆,所述第一气缸四周设置若干固定杆,所述第一气缸一侧设置压力表,所述第一气缸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方设置进气口,所述第一气缸内部设置内腔,所述进气口一侧设置回复弹簧,所述回复弹簧一侧设置传动柱,所述传动柱一侧设置推板,所述底盖一侧设置预压弹簧,所述第一气缸内部设置高压内管,所述推板两侧均设置海绵垫,所述推板上方设置进油口,若干所述海绵垫一侧均设置出油口。
优选的,为了使传动柱可以推动推板移动,推板带动活塞杆在内腔内上下活动,所述活塞杆穿过推板与所述传动柱相连接,且活塞杆与内腔之间呈活动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推板在上下移动的时候,润滑油先经过海绵垫再从出油口流出,防止润滑油大量甩出,所述推板的内部设置油槽,且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海绵垫与油槽相互连接。
优选的,为了使预压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回复弹簧可以加快推板恢复到初始位置,所述预压弹簧安装在靠近所述底盖的一端,所述回复弹簧安装在靠近进气口的一端。
优选的,为了使第二气缸中加气可以增加第一气缸内部压强,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之间通过进气口相互连通,且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一气缸的顶部一侧。
优选的,为了使顶盖和底盖安装拆卸方便,所述顶盖与底盖之间通过固定杆相连接,且若干个固定杆排列呈正方形结构。
优选的,为了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之间存在一定的压强差,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所述第一气缸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气缸的尺寸。
优选的,为了使推板在内腔内活动的时候出油口与内腔有一定的空隙,方便润滑油流出,所述出油口的顶部呈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第一气缸外壁一侧安装压力表,使得气缸内部的压力可以在压力表上显示出来,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操作,通过在推板上方设置进油口,推板两侧设置凹槽,两个凹槽两侧均设置海绵垫,且海绵垫一侧设置出油口,使得内腔内的机油可以通过进油口进入到推板内部,被海绵垫吸收后可以从出油口排出,在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内部推板润滑度不够,可以利用出油口内部的油进行润滑,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甑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甑液压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78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