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56890.X | 申请日: | 201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典云;彭珍粒;胡瀚;余浩;吴照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300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通孔 转接头 连接管 转接头装置 本实用新型 转接通孔 外周 便于安装 调整接头 环形排列 主油道 侧壁 底端 接管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接头装置,其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主油道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分别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方向呈环形排列,在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通孔,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二转接头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二转接通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接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铰低,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接头的位置,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装置为发动机,其中,发动机需要配合机油的使用来保证自身正常运作。一般情况下,为了检测发动机的整体可靠性,需要同时对发动机内的机油压力和温度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中,在发动机的测试过程中,为了同时测量机油内的压力和温度,通常需要在发动机的主油道处安装一个四通转接头,该四通转接头设有四个接口,分别为用于与温度传感器、压力开关、压力传感器以及主油道连接,且四个接口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汽车对应安装不同型号的发动机,因此,对应的发动机的主油道的安装位置也不相同,有时可能需要对应地调整四通转接头的各接口的相对位置,然而现有的四通转接头的四个接口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安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调整接口位置的转换头装置,以便于实际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接头装置,用于安装在一发动机上以测试机油参数,其包括一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用于与所述发动机的主油道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分别沿所述连接管的径向方向环形排列,在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所述第一转接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多个第一通孔的外周,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通孔,所述第二转接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多个第二通孔的外周,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的第二转接通孔。
本实用新型中的转接头装置,在连接管上设置呈环形排列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然后将第一转接头以及第二转接头的一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外周,在所述第一转接头的另一端设置第一转接通孔,所述在第二转接头的另一端开设第二转接通孔,以形成四通接头。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调整四通接头的安装位置以及方向时,可以通过旋转所述第一转接头和第二转接头,来调整四通接头的安装位置以适应安装需求。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转接头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以安装在不同型号的发动机上,不受安装位置的限制,拓宽了应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侧壁设有一环形凸起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侧壁开设所述多个第一通孔和所述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位于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下方,所述第三连接部上设有螺纹部。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均布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位于所述环形凸起部的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通孔均布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均为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头包括第一套合部和与所述第一套合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一套合部套设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一转接部上开设所述第一转接通孔,所述第一转接通孔与所述第一套合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合部与所述第一转接部均为管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68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