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水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5704.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0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籍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3/18 | 分类号: | E04D13/18;E04D13/04;H02S20/23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金凯 |
地址: | 234300 安徽省宿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导水槽 横向导水槽 本实用新型 组件框架 光伏建筑一体化 防水式 屋面 雨水 屋面钢结构 组件固定板 导水结构 对应组件 光伏组件 进入组件 矩阵排列 框架连接 密封纵向 螺栓 导水槽 固定块 橡胶条 滑入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包括有多个呈矩阵排列的组件框架,固定于每个组件框架内的光伏组件,与对应组件框架连接的横向导水槽和纵向导水槽。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横向导水槽和纵向导水槽结构,屋面的雨水可首先沿横向导水槽流入到纵向导水槽内,导水结构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导水槽与组件框架之间紧密结合,可以防止大部分的雨水进入组件框架内,从而横向导水槽的水顺利排入纵向导水槽中;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导水槽固定在屋面钢结构上,U形橡胶条扣在上面用于密封纵向导水槽,然后将固定块、组件固定板和螺栓作为一个整体滑入纵向导水槽将组件框架和纵向导水槽固定成一个整体,可阻止水流流出纵向导水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具体是一种防水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体化(BIPV)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V)的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是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种新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将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阵安装在建筑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来提供电力。根据光伏方阵与建筑结合的方式不同,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由于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不占用额外的地面空间,是光伏发电系统在城市中广泛应用的最佳安装方式,因而倍受关注。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是BIPV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对光伏组件的要求较高。光伏组件不仅要满足光伏发电的功能要求同时还要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十二五期间,将要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除了公共机构外,商业机构由于用电量较大,参与节能的意愿相对较高,而且具有资金优势,也应该优先发展光伏建筑一体化模式。
普通的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往往是直接将光伏组件安装到建筑材料上,需要大量的金属支架、螺栓与光伏组件连接,费工费时,使建筑构件产生使建筑构件产生重叠,浪费了建筑材料。现有的“嵌入式”光电屋面构件,是在普通屋架上安装具有防水、抗压等功能的框架,再在框架中嵌入同样经过特殊处理的密封光伏发电组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够替代传统屋面的“发电屋面”。这种结构塑钢结构强度不好,还需要另外制作钢结构钢架,且成本高、安装复杂,施工效率低,且防水密封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式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面,导水槽设置于组件框架的外部,且分为横向和纵向导水结构,导水结构设计合理,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泗县汉能诚信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57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