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捕虾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53621.8 | 申请日: | 201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7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辛幼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辛幼霞 |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 35001 | 代理人: | 罗立君 |
| 地址: | 35080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外筒 挡流板 过鱼通道 开合板 捕虾装置 一一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 同轴心设置 均匀布置 两端开放 内筒轴心 相邻支杆 依次连通 支杆固定 弹性件 夹角为 外筒套 穿出 铰接 锐角 外沿 虾笼 虾网 外围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虾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拦虾网、鱼逃散机构和收虾笼;鱼逃散机构包括若干挡流板、若干开合板以及两端开放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外筒与内筒同轴心设置且外筒套设于内筒一端外部,内筒的长度大于外筒的长度,外筒和内筒之间通过支杆固定连接,相邻支杆间形成过鱼通道;若干挡流板环形均匀布置于内筒另一端外围;挡流板一端固定于内筒上,挡流板另一端朝向外筒一侧倾斜且挡流板和内筒轴心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若干开合板与若干过鱼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开合板一端与内筒外沿铰接,另一端穿出过鱼通道且通过一弹性件与外筒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虾装置,属于捕捞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捕虾装置在捕虾时其网孔较小,使得许多和虾差不多大小的小鱼也会捕捞进去,对于这些不是捕捞对象的小鱼往往都是捕捞后再放回水中,但是很多都是在奄奄一息的状态下在放回水中的,小鱼容易死亡而且死鱼较多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为了更好地可持续捕捞,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虾装置,该捕虾装置使得捕虾的同时,小鱼能够跑出;且在收网时虾不容易逃脱,操作方便,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捕虾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拦虾网、鱼逃散机构和收虾笼;鱼逃散机构包括若干挡流板、若干开合板以及两端开放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外筒与内筒同轴心设置且外筒套设于内筒一端外部,内筒的长度大于外筒的长度,外筒和内筒之间通过支杆固定连接,相邻支杆间形成过鱼通道;若干挡流板环形均匀布置于内筒另一端外围;挡流板一端固定于内筒上,挡流板另一端朝向外筒一侧倾斜且挡流板和内筒轴心之间的夹角为锐角;若干开合板与若干过鱼通道一一对应设置,开合板一端与内筒外沿铰接,另一端穿出过鱼通道且通过一弹性件与外筒连接,水流方向为拦虾网向收虾笼的方向,开合板受到水流压力越大,弹性件伸展越长,开合板挡住过鱼通道的面积越小;拦虾网一端开口通过一网圈固定,拦虾网另一端开口与内筒远离外筒的一端外沿固定连接;收虾笼的开口与外筒外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收虾笼的尾部环形四周安装有坠块。
其中,所述挡流板和内筒轴心之间的夹角为45度。
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其中,所述拦虾网的网圈两侧分别与两绳索的一端固定,两绳索的另一端与设置于船上或是岸边的收绳器连接,绳索缠绕于收绳器上,收绳器的转轴与一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鱼逃散机构,鱼游动较快且感应水流的变化灵敏,虾行动迟缓且游动较为定向,根据鱼和虾的游泳行为和对水流感知能力的不同,鱼逃散机构通过设置有挡流板,使得鱼从内筒远离外筒一端进入内筒后,到达内筒靠近外筒一端时,能感应到水流变小,通过感应到的水流变化,鱼能够从过鱼通道中跑出,虾定向从拦虾网通过内筒后进入收虾笼后被捕获;且在收网时,弹性件没有因为水流压力伸展,开合板封住过鱼通道,使得虾不容易逃脱,操作方便,有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收绳器、绳索、驱动电机和坠块,方便整个装置的放下和收起。
3、本实用新型的拦虾网通过网圈扩大开口,使得捕捞面积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拦虾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鱼逃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鱼逃散机构的后端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鱼逃散机构的侧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辛幼霞,未经辛幼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3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