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显示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显示模块的事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3228.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盛少澜;林卿菁;李振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00 | 分类号: | H04N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徐颖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显示模块 影像 触控显示面板 触控讯号 扫描模块 控制打印模块 区块 图像 区块显示 扫描媒体 事务机 打印 扫描 | ||
一种触控显示模块,其用以控制打印模块与扫描模块,扫描模块用以扫描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并产生相对应于第一面的第一影像,触控显示模块包含有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控制单元,触控显示面板至少包含用以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产生第一触控讯号的第一区块,控制单元接收由扫描模块所传来的第一影像并控制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块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控制单元另接收由第一区块所传来的第一触控讯号并依据第一触控讯号控制打印模块打印第一影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触控显示模块以及具有触控显示模块的事务机,尤指一种可供用户选择复印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与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触控显示模块以及具有前述触控显示模块的事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事务机大都配置有自动馈纸器来帮助使用者缩短复印大量文件时所需要的扫描时间。由于目前自动馈纸器的内部结构配置并没有统一的规格,因此当仅需复印单面数据时,用户常常会不知道将欲复印的数据面朝上面放置或朝下面放置,进而导致复印出空白页的情形。然而使用者通常要等到整份文件复印完毕取出复印出来的纸张时才会意识到起初纸张放置的方向不正确,因而不但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供用户选择复印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与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的触控显示模块以及具有前述触控显示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触控显示模块,其用以控制事务机的打印模块与扫描模块复印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与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之一,扫描模块用以扫描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并产生相对应于第一面的第一影像,触控显示模块包含有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控制单元,触控显示面板电连接于扫描模块,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有第一区块,第一区块用以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产生第一触控讯号,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触控显示面板、打印模块以及扫描模块,控制单元接收由扫描模块所传来的第一影像并控制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块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控制单元另接收由第一区块所传来的第一触控讯号并依据第一触控讯号控制打印模块打印第一影像。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揭露一种事务机,其用以复印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与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该事务机包含有扫描模块、储存单元、打印模块以及触控显示模块,扫描模块包含有第一扫描单元,第一扫描单元用以扫描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并产生相对应于第一面的第一影像,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该第一影像,打印模块用以打印该第一影像,触控显示模块包含有触控显示面板以及控制单元,触控显示面板包含有第一区块,第一区块用以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产生第一触控讯号,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触控显示面板、扫描模块以及打印模块,控制单元接收由扫描模块所传来的第一影像并控制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块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且控制单元另接收由第一区块所传来的第一触控讯号并依据第一触控讯号控制打印模块打印第一影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控制单元于接收由扫描模块所传来的相对应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的第一影像时至少控制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块显示相对应于第一影像的第一图像,以提供用户预览所扫描的影像而得知是否为欲打印的影像,且之后另利用控制单元于接收由触控显示面板所传来的触控讯号时依据触控讯号控制打印模块执行相对应的打印动作,进而供使用者可选择性地复印待扫描媒体的第一面与相对于第一面的第二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借此,本实用新型便可有效地减少复印空白页或错误页面的状况发生,进而达到节省时间与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事务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事务机的部分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事务机的功能方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32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