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2671.4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6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顶;谭德远;邹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1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堰 凹槽状 集料层 内层 本实用新型 依次设置 苗木 传导层 渗漏层 绿地 树池 废弃物存储 集水通道 苗木土球 内外两层 围堰结构 下接触层 雨水灌溉 逐级减小 覆盖层 缓冲带 阶梯型 排出量 通水孔 中间层 两层 成活率 废弃物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缓冲带、外层围堰机构,所述内层围堰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所述外层围堰机构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设置在两层集料层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设置在所述腐殖层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所述集料层底部设有与腐殖层相连通的通水孔,所述渗漏层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苗木内层围堰,改变苗木外层围堰结构,设置围堰外层集水通道、传导层结构、绿地废弃物存储沟,提高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灌溉用水的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量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水功能、能够有效截留雨水、减少土球边缘土体裂缝的围堰树池结构,适合当前城市绿地消纳废弃物、收集利用雨水、建设海绵城市的需求。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城市环境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和改善环境的绿色使者,担负着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任。目前,我国城市绿地景观构建过程中,为了提高景观效果和苗木成活率,苗木采用带土球施工。土球通常用无纺布、草绳、钢丝等材料包裹,经过长距离运输,水分蒸发散失,土球固结成块,土壤透气性降低,浸透困难,种植时土球与周围土壤融合性差,土球周围土壤产生裂缝,影响苗木成活率。
在土球固结苗木种植时,主要采用围堰漫灌浸透、固结土球打孔灌水技术。采用围堰漫灌技术,虽然有利于苗木土球浸透,但是土球与周围土体接触不严密,水分顺着土球外沿弧度下流渗透,冲刷土球周围的土壤,使周围土体流失,造成土球与周围土壤分离,大树下沉;采用打孔灌溉技术容易损伤苗木根系,对植物损伤大,当植物根系密集时,打孔比较困难,影响苗木成活率。种植后密闭的围堰在雨季不透水,短时间强烈的降雨冲坏树池围堰,加速地表径流,不但不利于雨水的收集利用,还会污染周围绿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双层围堰的树池,减少苗木土球边缘与回填土之间裂缝的产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加强绿地对雨水的收集利用,减少绿地废弃物排出对环境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双围堰树池,双围堰树池包括以苗木土球位置为中心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层围堰机构、缓冲带、外层围堰机构,所述内层围堰机构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所述外层围堰机构包括内外两层凹槽状的集料层、设置在两层集料层中间的凹槽状的腐殖层、设置在所述腐殖层下侧的凹槽状的渗漏层,所述集料层底部设有与腐殖层相连通的通水孔,所述渗漏层的下侧设有直径逐级减小的阶梯型传导层。
优选地,所述下接触层、中间层、覆盖层均由具有透水、吸水性的透水模块铺设而成。
优选地,铺设覆盖层的透水模块上表面平整无孔、下表面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中间层的透水模块上下表面均设有纵向波浪形刻痕;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呈L型,上下面层带有波浪刻痕,透水模块整体设有竖向圆形通孔,所述竖向圆形通孔内填充具有流动性的土料。
优选地,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长度方向上部分与苗木土球接触、部分与回填土接触,与回填土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的固定块,透水模块的中心线与苗木土球和周围土体之间的裂缝重合。
优选地,铺设覆盖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3cm;铺设中间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4cm;铺设下接触层的透水模块长24cm、宽12cm、厚5cm。
优选地,所述集料层宽15cm、高24cm;所述腐殖层宽20cm、高24cm;所述渗漏层宽20cm、高24cm。
优选地,所述阶梯型传导层每一级的高度均为20cm。
优选地,最上层的阶梯型传导层内设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上开具有导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河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2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叠式蔬菜种植盘
- 下一篇:垂直环保绿植种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