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宽音域芦笙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2440.3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宫振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河学院 |
主分类号: | G10D9/00 | 分类号: | G10D9/00;G10D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博晟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6 | 代理人: | 杨迪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红***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音 发音孔 吹嘴 笙斗 笙管 本实用新型 音程关系 宽音域 原有的 音孔 高音 吹管乐器 音阶 和声 乐器 拓展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吹管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音域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第七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第八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本实用新型增加中音6和高音1两个音,这样设计拓展了芦笙的和声,增加了表现力,乐器本身增加的重量很轻,实用性强,不影响芦笙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民族吹管乐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音域芦笙。
背景技术
现常用民间传统芦笙为五个或者六个音孔。受乐器构造所限,其音域较窄,和声组合受限,影响音乐变现力;专业芦笙音域虽然扩大,但同时重量增加。由于民间传统芦笙的使用特点,专业芦笙并不能满足芦笙在民间传统习俗中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传统芦笙存在的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更好的满足芦笙演奏需要且扩大传统芦笙音域的一种宽音域芦笙。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宽音域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笙斗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第七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第八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
所述笙斗上设置的第一发音孔至第六发音孔的音程关系位置分别为中音1、中音2、中音5、低音6、低音5、中音3,音孔直径为15mm。
所述第七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40-50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15-20cm;第八发音孔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0-25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15-20cm。
所述音孔上全部采用贯穿式连接笙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云南省红河州民间传统使用的芦笙的基础上,增加中音6和高音1两个音,这样设计拓展了芦笙的和声,增加了表现力,乐器本身增加的重量很轻,实用性强,不影响芦笙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笙斗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笙斗,1-1-第一发音孔,1-2-第二发音孔,1-3-第三发音孔,1-4-第四发音孔,1-5-第五发音孔,1-6-第六发音孔,1-7-第七发音孔,1-8-第八发音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宽音域芦笙,包括笙斗、笙管、吹嘴,所述芦笙音阶为8个,所述笙斗1上设置的第一发音孔1-1至第六发音孔1-6的音程关系位置分别为中音1、中音2、中音5、低音6、低音5、中音3,音孔直径为15mm,笙斗1上设置的第七发音孔1-7位置为芦笙中音6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右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5,笙斗1上设置的第八发音孔1-8位置为芦笙高音1音程关系位置,位置在左排靠近吹嘴的方向,其前面一个音孔为芦笙原有的中音3;所述音孔上全部采用贯穿式连接笙管,其中所述第七发音孔1-7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40cm,短于中音5上插入的笙管15cm;第八发音孔1-8上插入的笙管管长为20cm,短于中音6上插入的笙管为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河学院,未经红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24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