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1553.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2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月;古明远;吴佩佩;王福佳;曹志成;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23/02 | 分类号: | C22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土镍矿 赤泥 含碳球团 出口 混合物料入口 金属化球团 成型装置 干燥改性 混料装置 转底炉 球团 本实用新型 烘干装置 烟气出口 改性 烟气 还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包括:第一混料装置;第一成型装置,其具有第一混合物料入口和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出口;烘干装置,其具有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入口、赤泥入口、干燥改性球团出口和干燥赤泥出口;第一转底炉,其具有干燥改性球团入口和红土镍矿金属化球团出口;第二混料装置;第二成型装置,其具有第二混合物料入口和赤泥含碳球团出口;第二转底炉,其具有赤泥含碳球团入口、烟气出口和赤泥金属化球团出口。该系统可以利用赤泥中产生的NaOH烟气对红土镍矿进行改性,从而改善红土镍矿的还原,同时实现赤泥和红土镍矿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
背景技术
镍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延展性和化学稳定性。世界上可开采的镍资源有两类,一类是硫化矿,另一类是红土镍矿。由于硫化矿提取工艺成熟,60%的镍产量来源于硫化矿。而可供开发的硫化矿资源已经不多,加之硫化矿资源勘探周期和建设周期均较长,开发和利用相对比较困难,而红土镍矿资源丰富,采矿成本低,选冶工艺趋于成熟,可生产氧化镍、硫镍、镍铁等多种中间产品,矿源靠海,便于运输,因此开发利用红土镍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现有的处理红土镍矿的手段仍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赤泥中产生的NaOH烟气对红土镍矿进行改性,从而改善红土镍矿的还原,同时实现赤泥和红土镍矿的利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第一混料装置,所述第一混料装置具有红土镍矿入口、第一还原剂入口和第一混合物料出口;
第一成型装置,所述第一成型装置具有第一混合物料入口和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出口,所述第一混合物料入口与所述第一混合物料出口相连;
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具有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入口、赤泥入口、干燥改性球团出口和干燥赤泥出口,所述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入口与所述红土镍矿含碳球团出口相连;
第一转底炉,所述第一转底炉具有干燥改性球团入口和红土镍矿金属化球团出口;
第二混料装置,所述第二混料装置具有干燥赤泥入口、第二还原剂入口、添加剂入口、膨润土入口和第二混合物料出口,所述干燥赤泥入口与所述干燥赤泥出口相连;
第二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成型装置具有第二混合物料入口和赤泥含碳球团出口,所述第二混合物料入口与所述第二混合物料出口相连;
第二转底炉,所述第二转底炉具有赤泥含碳球团入口、烟气出口和赤泥金属化球团出口,所述赤泥含碳球团入口与所述赤泥含碳球团出口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处理红土镍矿的系统,通过将红土镍矿和第一还原剂供给至第一混料装置中混合,将得到的第一混合物料供给至第一成型装置中成型得到红土镍矿含碳球团,进而将红土镍矿和赤泥供给至烘干装置中进行烘干改性处理,在对物料进行烘干的同时,利用赤泥挥发出的NaOH对红土镍矿含碳球团进行改性,以便得到干燥改性球团和干燥赤泥,后续将干燥改性球团供给至第一转底炉中进行第一还原处理,得到红土镍矿金属化球团;同时,将干燥赤泥、第二还原剂、添加剂和膨润土供给至第二混料装置中进行混合,将得到的第二混合物料供给至第二成型装置中成型得到赤泥含碳球团,并将赤泥含碳球团供给至第二转底炉中进行第二还原处理,以便得到赤泥金属化球团和烟气。由此,该系统通过利用赤泥中产生的NaOH烟气对红土镍矿进行改性,可以改善后续红土镍矿的还原,并同时实现赤泥和红土镍矿的利用,且还原得到的红土镍矿金属化球团和赤泥金属化球团均具有较高的金属化率。
任选的,所述烘干装置还具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第二转底炉的烟气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1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铝加工制备工艺用提纯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镁熔炼及浇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