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体升降性可移动篮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0769.6 | 申请日: | 2017-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2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昌辉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500 甘肃省定西***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篮架 可移动 双面体 兰板 升降 程控开关 方形滑套 方形立柱 两端设置 上下移动 运动兴趣 电动机 篮球运动 底梁 反转 滑套 丝杠 遥控 身高 教学 学生 | ||
一种双面体升降性可移动篮架,其特征是:篮架底梁两端设置的方形立柱,安装了带有方形滑套的兰板,滑套内设置的丝杠可由遥控给予程控开关信号后,由电动机的正传或反转致使兰板在设定的位置上下移动,方便了学生特别是高小及初中生因年龄及身高所限的对篮球运动的教学及提高其运动兴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器材,特别是一种双面体升降性可移动篮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教学和训练的篮球架,均是为以成年人而设置,特别是高小生和初中生因年龄较小,身高所限,在上体育课或在外活动锻炼时,因篮板太高,投篮高度够不着,大多在此年龄段已放弃对篮球这一体育学科的爱好和重视,而在学校也因此原因教学时,在这一年龄段(高小及初中阶段) 改为别的体育训练学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可方便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自动调节篮板高度的双面体升降性可移动篮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双面体升降性可移动篮架,其特征是:底梁两端设置的左横梁与右横梁,中间位置设置了左侧支柱与右侧支柱其上安装的左侧滑套与右侧滑套设置了由左侧电动机、右侧电动机连接的左丝杠与右丝杠;左横梁与右横梁下部两端安装了带有定位手柄的万向轮;左侧电动机与右侧电动机分别与左丝杠右丝杠由左侧连接对轮、右侧连接对轮连接;左侧电动机右侧电动机分别设置了程控正反开关;由1号导线连接的左电动机、2号导线连接的右电动机分别与蓄电瓶连接,其电源由电源线供给;左丝杠、右丝杠分别设置了可伸缩能折叠的套筒、其上部分别设置在左侧上定位板与右侧上定位板,下部设置在左侧下定位板与右侧下定位板;底梁加强筋、左横梁、右横梁、左侧支柱、右侧支柱均为方形空腹钢材。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两侧篮板可在丝杠的转动下,安装在立柱的滑套可由遥控给予程控开关信号按实际要求提高或降低其高度,完全适应高小及初中生教学及训练投篮的要求,由于是双面篮架,可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下部设置的万向轮,在推动下可移动到任何适应练习的场地,大大增加了场地的应用性率,由于是电动机做功,两侧篮板连接的滑套设置在立柱上,升降自如,省时省力,为从小对学生培养热爱篮球运动,提高其兴趣,也可为方便体育课篮球教学提供良好的训练设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前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丝杠套装防护套的前视图
图7是图6的A-A剖视图
图8是图6的左视图
图9是图6的右视图
图中 1左丝杠 1左侧护套 101左侧滑套 1010左侧下定位板 1011左侧上定位板1012左侧连接对轮 1013左侧电动机 102左侧支柱 103左侧栏板 1030左篮板环 1031左侧篮网 104左侧程控开关
2右丝杠 2右侧丝杠护套 201右侧滑套 2010右侧下定位板 2011右侧上定位板2012右侧连接对轮 2013右侧电动机 202右侧支柱 203右侧篮板 2030右侧蓝环 2031右侧篮网 204右侧程控开关
4连接底梁 402加固筋 401万向轮 4010定位手柄 4020左侧横梁 4021右侧横梁
5蓄电瓶 500 1号导线 501 2号导线 5010 3号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昌辉,未经李昌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0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足球训练用足球门
- 下一篇:多功能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