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线圈小线圈兼容的无线充电架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0423.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2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许焙凯;王宇光;黄文艺;林永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合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驱动电路 大线圈 小线圈 解调电路 无线充电 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开关电路 控制板 架构 兼容 无线充电器 电路供电 电源模块 驱动线圈 线圈通电 依次串联 智能手表 智能手机 载板 构架 充电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线圈小线圈兼容的无线充电架构,该无线充电构架包括大线圈、小线圈以及控制大小线圈工作的控制板,所述的大线圈内径大于小线圈的外径。控制板上设有给各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分别控制各线圈通电的线圈开关电路、IC芯片、驱动线圈工作的线圈驱动电路、解调电路,线圈、线圈开关电路、线圈驱动电路依次串联,每个线圈均有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大线圈的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分别与解调电路电连接,小线圈的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分别与解调电路电连接,两解调电路分别与IC芯片电连接,并受IC芯片控制。由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上,就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对智能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载板机构,又增加了对智能手表无线充电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具体涉及Qi无线充电标准。
背景技术
现有Qi无线充电原理是电磁波感应原理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在发送和接收端用相应的线圈来发送和接收产生感应的交流信号来进行充电。通过线圈内创造出一个强电磁场(线圈外的感应则很弱),用户只需将装载接收器的终端设备放在这个载板上即可进行充电。
Qi规范了一系列线圈的使用规范,发送端与接收端线圈的大小与电感值要匹配才能正常充电,因此大的发送线圈只能与大的接收端线圈匹配,大的线圈功率太强,若接收端使用小的线圈电流会过大无法完成充电握手协议,小的发射端线圈只能配小的接收端线圈,因为小的线圈电流小无法推动大的线圈。
这样的限制使得用大线圈的无线充电产品与小线圈的无线充电产品的充电器无法共享,例如充手机的充电器无法对小的无线充电产品例如手表进行充电,小线圈的充电器因电流太小无法对手机进行充电,因此存在无线充电器机构设计的困难。
为了克服此限制, 在原有大线圈无线充电器的架构下, 就不得不扩大机构的大小和另外增加小线圈无线充电控制电路, 来达到对小线圈无线充产品的充电功能, 如此不仅很大程度增加了整体的成本, 也延宕了宝贵的上市时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无线充电器无法适用大小不一的无线充电设备而提供的一种可适用大小无线充电设备的大线圈小线圈兼容的无线充电架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线圈小线圈兼容的无线充电架构,该无线充电构架包括大线圈、小线圈以及控制大小线圈工作的控制板,所述的大线圈内径大于小线圈的外径。
所述的控制板上设有给各电路供电的电源模块、分别控制各线圈通电的线圈开关电路、IC芯片、驱动线圈工作的线圈驱动电路、解调电路,线圈、线圈开关电路、线圈驱动电路依次串联,每个线圈均有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大线圈的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分别与解调电路电连接,小线圈的两个线圈驱动电路分别与解调电路电连接,两解调电路分别与IC芯片电连接,并受IC芯片控制。
在小线圈与大线圈之间设有将小线圈与大线圈分隔开的隔磁盘。
所述的在控制板上设有状态显示灯。
该状态显示灯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了改善现有大线圈的无线充电器(智能手机无线充电器)除了能对手机进行充电外, 在不改变原有的外观机构和体积大小的情况下, 也能对小线圈接收端(智能手表)进行充电。由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实际的应用上,就可以在不改变现有对智能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器载板机构, 又增加了对智能手表无线充电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合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合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0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