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节水起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50208.6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4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旭;黄丽萍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E03C1/0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 |
地址: | 6373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堵 节水 本实用新型 起泡 控流装置 起泡装置 飞溅 水龙头 柔和 出水口处 水流通道 吸入空气 进气孔 免维修 文丘理 分水 负压 管流 射流 阻流 堵塞 龙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节水起泡装置,其设置在水龙头出口处,具有可防止水流飞溅与防止水流通道堵塞的特点。利用文丘理原理,该节水防堵控流装置是在龙头的出水口处通过一种防堵控流装置将水的“管流”改为“射流”,再经过“分水”阻流使水柔和,同时形成相对负压,通过进气孔吸入空气形成起泡效果,从而实现减少水的流量同时不影响使用,用水时惬意、自然、柔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不易损坏,成本低,可实现经久耐用,免维修的目的;不仅是解决节水防堵问题,而且又实现了水龙头水流不会四处飞溅,起泡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节水起泡装置。
背景技术
水对我们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部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万元GDP用水量为55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3倍,显示出我国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率非常低下。统计还显示,全国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至1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为50%,而发达国家已达85%。我国在生活生产中消耗的水以惊人的速度递增以至于我们的节水事业任重道远。
仔细发现我们在生活中用水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常用的水龙头在水流大的时候出现水流飞溅的情况,水流小的时候出现滴水不流,即便是关闭了水龙头也会有水滞留在水龙头,长时间以后就会有水垢的富集,造成水龙头的堵塞的现象。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节能的水龙头,常见的有感应式水龙头,按压式自闭节水水龙头,然而感应式水龙头在使用时,当使用者结束使用(手离开),水流并不会立即停止;按压式自闭节水水龙头是当使用者按压一次流出一定水量的水,每按压一次出水量是一定的,有时按一下可能水量不够按两下又多了,操作相对麻烦且同样容易存在水的浪费。
再者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水龙头起泡器,能有一定的节水效果。但是通用的技术方案是经过细小孔来激活水势,进而通过网沙或塑料网格等来阻流,形成负压吸入空气,进而形成起泡效果。在过流过程中,由于水垢、铁锈、泥沙等杂质的富集,在细小孔、网沙、网格等处不可避免的形成堵塞,容易造成用水污染,堵塞严重时只能更换起泡器,或直接破坏,就再无节水效果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设置在水龙头出口处的节水防堵控流装置,该节水防堵控流装置通过利用文丘理效应在装置内形成负压,从而吸入空气,产生气泡,有效避免的目前市场上的节水龙头所存在的问题,达到节水防堵的功能的同时,减缓了水流冲刷力,形成圆润起泡的出水效果,从而具有防止水流飞溅与防止水流通道堵塞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装置由进水口、防堵控流装置、负压腔、阻流器、导流口、出水口、进气孔、外导筒体、防水圈等构件组成。水流从进水端经防堵控流装置,流速加快;激活水势后经阻流器,改变流向,防止了水流体直冲出水口,同时,水流体在负压腔形成负压;进气孔进气混入流体;再从出水口流出,出水口的横截面的半径小于负压腔的横截面的半径,形成防堵节水起泡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防堵节水起泡装置的最佳方式是采用外加弹性控流防堵雾化装置;也可以采用减流防堵雾化装置、锥形孔雾化控流节流装置等作为防堵控流装置。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流器需在水流疏导口下方设置有形状、大小与水流疏导口相适配的阻流器,阻流器的上表面与水流疏导口的出口之间具有间距。阻流器以中心球体为最佳实施例,半球体、圆锥、星状、多棱状或其他流线形凸突起或各种形状的栅格,均有一定阻流并形成负压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气孔可以纵向布设,也可直接横向打孔,以便周围空气由进气孔流入,与水流体混合,形成发泡效果。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中间负压腔放大,负压腔下方的导流口变径缩小,使导流口出口截面上能获得近似均匀的水流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旭;黄丽萍,未经李旭;黄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0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芯快装结构和龙头
- 下一篇:一种水龙头专用且利于结合的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