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50118.7 | 申请日: | 2017-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1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赛鹭鑫仪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2;B01D53/30;F23G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韩洪 |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相色谱 吸附罐 真空泵 油罐 废气处理系统 油气回收 回收 液化 油气 活性炭吸附系统 本实用新型 催化焚烧炉 低温循环水 压力传感器 管路传输 冷凝系统 吸附风机 在线监测 冷凝 储油罐 回油泵 开关阀 冷凝器 阻火器 阀门 富集 灌装 脱附 加压 治理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回收油罐、回油泵、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吸附风机、催化焚烧炉、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二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带FID气相色谱、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五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和灌装区,通过压力在线监测,判断油罐内气体的浓度,控制各个逻辑阀门,将油罐中的油气通过管路传输到冷凝凝回收气中,并通过真空泵加压的方式,将大部分油气液化,少量的无法液化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经过富集后,再通过真空脱附,进入冷凝系统中回收,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回收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包括常见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系统。吸附法利用活性炭、硅胶或活性纤维等吸附剂对油气/空气混合气的吸附力的大小,实现油气和空气的分离。有较高的处理效率,排放浓度低,可达到很低的值。吸收法根据混合油气中各组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来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相到液相的直接转换。工艺原理简单,经济效益最可观直接燃烧法这种方法是将储运过程中产生的含烃气体直接氧化燃烧,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炭、水和空气作为处理后的净化气体直接排放。膜分离法,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对烃类有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使油气分子优先透过高分子膜,而空气组分则被截留排放,富集的油气传输回油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以上油气回收的技术虽然能够较好的进行有机废气处理,但是,在处理效果上还有待提高,现提出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通过压力在线监测,判断油罐内气体的浓度,控制各个逻辑阀门,将油罐中的油气通过管路传输到冷凝凝回收气中,并通过真空泵加压的方式,将大部分油气液化,少量的无法液化的气体进入活性炭吸附系统,经过富集后,再通过真空脱附,进入冷凝系统中回收,从而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油气回收及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储油罐、阻火器、开关阀、压力传感器、第一真空泵、第二真空泵、回收油罐、回油泵、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吸附风机、催化焚烧炉、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二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带FID气相色谱、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五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和灌装区,所述储油罐分别与回收油罐的进口,第二带FID色谱相连,所述回收油罐的出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进口通过回油泵相连,所述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出口与第三带FID色谱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进口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的出口相连,所述催化焚烧炉的进口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的出口与第一带FID气相色谱、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出口与吸附风机的进口相连,所述吸附风机的出口与第四带FID气相色谱、第六带FID气相色谱、催化焚烧炉的出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阻火器包括第一阻火器、第二阻火器、第三阻火器、第四阻火器、第五阻火器、第六阻火器、第七阻火器、第八阻火器、第九阻火器,所述储油罐与第一阻火器相连,所述第一带FID气相色谱与第一吸附罐、第二吸附罐之间连接有第二阻火器、第三阻火器、第四阻火器,所述第二真空泵与低温循环水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五阻火器,所述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出口分别连接有第六阻火器、第七阻火器,所述第八阻火器与第三吸附罐,第四吸附罐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九阻火器与催化焚烧炉的进口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罐包括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第三储油罐,所述储油罐的数目不少于三个,所述第一储油罐、第二储油罐、第三储油罐通过若干个开关阀与回收油罐的进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赛鹭鑫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赛鹭鑫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50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尘处理装置
- 下一篇:气体浓度差自动报警活性炭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