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7559.1 | 申请日: | 201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8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付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B32B3/30;B32B9/02;B32B9/04;B32B15/00;B32B15/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组件 吸音体 本实用新型 穿孔板 吸音棉 尖劈 壳体 吸音 交错布置 声学材料 声学性质 吸音效果 交界面 锯齿状 多层 填充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吸音体,包括壳体(5)和与所述壳体(5)相连的穿孔板(1),其还包括吸音组件(2),所述吸音组件(2)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声学性质的材料交错布置而成。所述两种不同声学材料的交界面(6)呈锯齿状。所述吸音组件(2)包括吸音尖劈(3)和吸音棉(4),所述吸音棉(4)填充于所述吸音尖劈(3)和所述穿孔板(1)之间。所述吸音组件(2)可以布置成多层。本实用新型的吸音体具有更佳的吸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体。
背景技术
传统的吸音体一般表面采用穿孔板,内部填充单一的吸音棉,其吸音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吸音效率更高的吸音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相连的穿孔板,所述吸音体还包括吸音组件,所述吸音组件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声学性质的材料交错布置而成。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两种不同声学材料的交界面呈锯齿状。
所述吸音组件包括吸音尖劈和吸音棉,所述吸音棉填充于所述吸音尖劈和所述穿孔板之间。
所述吸音组件可以布置成多层。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吸音材料的交错布置使得声音有更大的损耗,从而使吸音体具有更佳的吸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音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对应于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吸音体,包括穿孔板1、壳体5以及吸音组件2,壳体1具有内腔和开口,穿孔板1可以封闭该开口,吸音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内。壳体5和穿孔板1均可由薄金属板通过钣金工艺制成,也可以使用木质材料。穿孔板1表面开设有很多的小孔1a。
吸音组件2由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声学性质的材料交错布置而成,两种不同声学性质的材料的交界面6可以设置成锯齿状,本实施例中,吸音组件2包括吸音尖劈3和吸音棉4。吸音尖劈3的底面与壳体5的底面5a相接触,且布满壳体1的底面,在吸音尖劈3和穿孔板1的间隙间填充有吸音棉4。
声音在入射时,经过两种介质交界处,会产生折射,产生摩擦将声学转换为热能,增大声音损耗率,因此不同介质交界处会对声音有更佳的损耗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5内设置两种不同的吸音材料,并且两种吸音材料的交界面6为锯齿状,使得声音传入时能量有更大的损耗,使得吸音体的吸音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吸音组件并不限于两种吸音材料,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还可以将吸音组件2按上述方式布置成多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吸音材料的交错布置使得声音有更大的损耗,从而使吸音体具有更佳的吸音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75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结构的吸声尖劈
- 下一篇:一种双重孔隙多级复合吸音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