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7240.9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7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邬小胜;熊旺和;邱亮;叶更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2;B07B9/00;B07B1/04;B07B1/26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张文宣 |
地址: | 34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选装置 除杂装置 收集装置 培育槽 本实用新型 营养液 托盘 水稻选育 幼苗培育 盛放盘 底端 除杂系统 工作效率 种子分选 种子培育 出料管 通孔 培育 维护 管理 | ||
1.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包括有除杂装置,所述除杂装置下方设有分选装置,所述除杂装置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分选装置输送种子的出料管(204);所述分选装置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上设有多个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分选装置的种子的培育托盘(600),所述培育托盘(600)内设有多个培育槽位(601),所述培育槽位(601)底端设有通孔(603);所述收集装置下方设有营养液盛放盘(700),所述培育槽位(601)的底端位于所述营养液盛放盘(70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包括有除杂桶(202),所述除杂桶(202)的顶端面设有进料口,所述除杂桶(202)内设有除杂网板(203),所述出料管(204)设于所述除杂桶(202)的底端面;所述分选装置包括有除杂转筒(300)、驱动电机(400)以及一组相向设置的竖板(301),所述除杂转筒(300)倾斜设置,所述除杂转筒(300)的两端部均与所述竖板(30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400)与所述除杂转筒(300)驱动连接;所述除杂转筒(300)沿自身轴向设置有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进料端位于所述传输通道的出料端的上方;所述出料管(204)与所述传输通道的进料端配合;所述传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除杂孔(304)以及多个分选孔(305),所述除杂孔(304)的孔径小于所述分选孔(305)的孔径,所述除杂孔(304)临近所述传输通道的进料端,所述分选孔(305)临近所述传输通道的出料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转桶的倾斜角度为10度-15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有开口朝上的杂质收集仓(501)、开口朝上的第一收集仓(502)、开口朝上的第二收集仓(503),所述杂质收集仓(501)位于所述除杂孔(304)正下方,所述第一收集仓(502)位于所述分选孔(305)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收集仓(503)位于所述传输通道出料端的正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仓(502)的底端面、所述第二收集仓(503)底端面均设有若干孔位(504),所述培育托盘(600)位于所述第一收集仓(502)及所述第二收集仓(503)内,所述培育托盘(600)底端面设有下凸的定位柱(602),所述定位柱(602)与所述孔位(504)配合,所述培育槽位(601)设于所述定位柱(602)内,所述通孔(603)的上端贯穿所述培育槽位(601)的底端壁,所述通孔(603)的下端贯穿所述定位柱(602)的底端面;所述定位柱(602)的底端位于所述营养液盛放盘(700)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竖板(301)上均设有震动结构(302),所述震动结构(302)包括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固定连接所述竖板(301),所述震动马达的转轴设有偏心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转筒(300)的端部外侧面设有第一齿轮(303),所述驱动电机(400)的转轴设有第二齿轮(401),所述第一齿轮(303)与所述第二齿轮(401)驱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国穗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72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种子脱毛刷种机
- 下一篇:种子包衣机的送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