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6700.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1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敏;何海洋;庄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5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红涛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头 伸缩节 承口结构 沉降 防沉降 防错位 立管 本实用新型 弯头主体 上端 承口 排水管道系统 管道系统 结构基础 连接弯头 漏水问题 伸缩余量 优势特点 转弯处 管材 偏移 下端 建筑物 错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包括伸缩节盖和弯头主体,所述的伸缩节盖安装在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处。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结构合理,结合伸缩节与弯头两种结构的优势特点,在普通弯头的结构基础上,弯头上端承口采用伸缩节承口结构形式,弯头下端采用普通弯头承口结构形式,上端伸缩节承口结构保证排水管道系统的立管部分在沉降中有足够的伸缩余量,防止管道系统特别是立管转弯处管材与弯头连接处的沉降偏移、错位,解决了因建筑物沉降而导致的立管连接弯头的损坏、漏水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
【背景技术】
弯头是管路系统中常用的连接配件,它作为根据管路系统需要调整管路排布走向的配件,在管路系统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各类普通排水管道弯头,由于建筑自然沉降,会导致整个排水管道系统的错位、偏移,排水管道系统一旦错位、偏移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对排水管道立管底部弯头损坏影响最为严重,造成立管底部弯头连接处及弯头主体的错位、损坏、漏水,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排水管道弯头,由于建筑自然沉降,会导致整个排水管道系统的错位、偏移,排水管道系统一旦错位、偏移对排水管道立管底部弯头损坏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包括伸缩节盖和弯头主体,所述的伸缩节盖安装在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处。
作为优选,所述的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采用伸缩节承口结构,所述的弯头主体的下端承口采用普通承口结构,所述的伸缩节盖与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采用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外部设置有外螺纹,伸缩节盖的内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伸缩节盖上的内螺纹与弯头主体上的外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弯头主体的上端承口中设置有橡胶密封圈,并通过橡胶密封圈与插于弯头主体上的立管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弯头主体包括45°弯头、90°弯头和180°弯头。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节盖的外周均匀设置有防滑凸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结构合理,结合伸缩节与弯头两种结构的优势特点,在普通弯头的结构基础上,弯头上端承口采用伸缩节承口结构形式,弯头下端采用普通弯头承口结构形式,上端伸缩节承口结构保证排水管道系统的立管部分在沉降中有足够的伸缩余量,防止管道系统特别是立管转弯处管材与弯头连接处的沉降偏移、错位,解决了因建筑物沉降而导致的立管连接弯头的损坏、漏水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的产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的安装结构图。
图中:1-伸缩节盖、2-弯头主体、3-橡胶密封圈、4-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沉降防错位弯头,包括伸缩节盖1和弯头主体2,所述的伸缩节盖1安装在弯头主体2的上端承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6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