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具的复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6632.3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6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易思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安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E05B15/00;E05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2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簧 离合壳 联动盘 挡块 离合芯 立柱 锁具 转动 复位结构 内门把手 门把手 复位 本实用新型 内侧门把手 复位扭簧 结构简化 外门把手 扭转 减小 锁体 套置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具的复位结构,包括面板、与内门把手连接的离合壳和与外门把手相连的离合芯,所述离合芯套置在所述离合壳内,所述离合壳外圈设置有扭簧,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离合壳上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内门把手转动时,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接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相接触,所述扭簧发生扭转,还包括一个联动盘,所述联动盘固定在所述离合芯上,所述联动盘上设置有向着所述扭簧伸出的第二挡块,外侧的门把手转动时,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扭簧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接触,所述扭簧发生扭转。增加了一个联动盘以后,外侧的门把手在转动时,可以直接依靠内侧门把手复位的扭簧来完成复位,因此锁具就可以少一个复位扭簧,结构简化,锁体的厚度也大大减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锁具的复位结构。
背景技术
锁具在开门以后,门把手都会恢复到初始位置,这就是复位机构的作用,复位机构一般都是包含一个扭簧,开门转动把手时,扭簧被扭转,松开把手以后,扭簧弹性恢复,把手恢复到初始位置。对于正反面都有门把手的锁具来说,外把手和内把手都由一个扭簧带动恢复初始位置。
例如图1至2中所示的一种锁具,包括面板100、外侧门把手101、与外侧门把手101相连的离合壳102和与内侧门把手(图中未示出)相连的离合芯103,离合芯103套置在离合壳102内,离合壳102外圈设置有第一扭簧104,所述离合芯103外设置有第二扭簧105。第一扭簧用于复位外侧门把手,第二扭簧用于复位内侧门把手。
这种结构,需要两个扭簧,一方面增加了锁具的厚度,另一方面也让产品的装备变得麻烦,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具的复位结构,只需要一个扭簧,就能复位内外侧的两个门把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锁具的复位结构,包括面板、与内门把手连接的离合壳和与外门把手相连的离合芯,所述离合芯套置在所述离合壳内,所述离合壳外圈设置有扭簧,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立柱,所述离合壳上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内门把手转动时,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接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块相接触,所述扭簧发生扭转,还包括一个联动盘,所述联动盘固定在所述离合芯上,所述联动盘上设置有向着所述扭簧伸出的第二挡块,外侧的门把手转动时,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扭簧的一端相接触,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接触,所述扭簧发生扭转。增加了一个联动盘以后,外侧的门把手在转动时,可以直接依靠内侧门把手复位的扭簧来完成复位,因此锁具就可以少一个复位扭簧,结构简化,锁体的厚度也大大减小。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挡块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挡块对称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挡块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挡块对称分布。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增加了一个联动盘以后,外侧的门把手在转动时,可以直接依靠内侧门把手复位的扭簧来完成复位,因此锁具就可以少一个复位扭簧,结构简化,锁体的厚度也大大减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锁具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安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安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6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平开门锁体双锁闭开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