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5746.6 | 申请日: | 201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杨荣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晨光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06 | 分类号: | B65H5/06;B65H2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辊 定位杆 印刷台 印刷 循环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印刷装置 印刷机 两组 垂直固定 垂直连接 固定焊接 活动安装 双面印刷 物料收集 进料口 收料辊 收料口 一次性 支撑柱 台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包括印刷台,所述印刷台上安装有印刷装置,且印刷装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辊和第三定位辊,所述第一定位辊通过支柱垂直连接在印刷台的台面,所述第三定位辊通过定位杆活动安装在印刷台的台面上,且定位杆垂直固定在印刷台的表面,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定位辊,且定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辊,所述印刷台上远离第三定位辊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两组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组收料辊,使印刷物料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时候可以循环的使用,不需要工人来回的奔走,而且一次性可以多印刷一些物料,直接更换,不需要工人再从收料口讲物料收集,重新拿到进料口印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印刷机,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现在的印刷机的送料机构都是采用单独送料方式,即在印刷进料口上料,印刷完成后在印刷工位取料,如果需要双面印刷的物料时,所以在印刷介质印刷的过程中工人就只能在印刷工位等待,这样的印刷方式生产效率很低,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另外,传统的印刷设备体积庞大,特别是涉及多工位的,印刷设备特别长,因此,占地面积非常大,增加企业的用地厂房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包括印刷台,所述印刷台上安装有印刷装置,且印刷装置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辊和第三定位辊,所述第一定位辊通过支柱垂直连接在印刷台的台面,所述第三定位辊通过定位杆活动安装在印刷台的台面上,且定位杆垂直固定在印刷台的表面,所述定位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三定位辊,且定位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定位辊,所述印刷台上远离第三定位辊的一侧固定焊接有两组支撑柱,且支撑柱上远离印刷台的一侧垂直连接有连接撑柱,两组所述连接撑柱之间连接有两组主轴,且主轴分别设置在连接撑柱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主轴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伸缩卡件,且伸缩卡件通过弹簧连接在主轴的两端。
优选的,两组所述主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收料辊和第二收料辊。
优选的,所述连接撑柱内分别安装有两组轴承座,且轴承座与伸缩卡件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收料辊与第二定位辊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且连接撑柱与印刷台的台面垂直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辊和第三定位辊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两组收料辊,使印刷物料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时候可以循环的使用,不需要工人来回的奔走,而且一次性可以多印刷一些物料,直接更换,不需要工人再从收料口讲物料收集,重新拿到进料口印刷,本装置节省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和精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印刷机的循环送料机构的。
图中:1印刷台、2支撑柱、3第一收料辊、4连接撑柱、5第二收料辊、6第一定位辊、7印刷装置、8第二定位辊、9定位杆、10第三定位辊、11主轴、12轴承座、13伸缩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晨光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晨光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5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