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的岸电设备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44697.4 | 申请日: | 2017-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8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 发明(设计)人: | 苑芳;宋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航海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1/46 | 分类号: | H02B1/46;H02B1/28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李蕾蕾 |
| 地址: | 2643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的岸电设备箱,其解决现有岸电驳接装置存在积水和进水影响驳接安全的问题。其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铰接在箱体的一端上,特点是:在箱体内设有的隔舱壁将箱体内部分为两个舱室;在一舱室中设有第一梯形凸台,在第一梯形凸台上设置有电缆小车以及电缆卷线轴,在舱室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在另一舱室中设有第二梯形凸台和第三梯形凸台,在第二梯形凸台、第三梯形凸台上分别设有变压器、变频器,在第二梯形凸台与第三梯形凸台之间的底板上设有第二排水口;在隔舱壁上开设有第一电缆孔,在与箱门相对的箱体的侧箱壁上设有第二电缆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排水效果好,可适用于远洋船只的岸电驳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配电箱,尤其是一种用于船舶的岸电设备箱。
背景技术
基于环境保护,防止空气污染的要求越来越高。船舶在停靠在港口时,如果能大规模使用岸电而非依靠重油等化石能源作为燃料,将大大有利于减少港口城市的排放,进而促进环境保护。
为了利用岸电,将有必要使用特定的驳接装置来将岸电与船电相连。目前,一般将该驳接装置安装在集装箱中运载于船上。该驳接装置目前的问题主要在于:在长期停靠的过程中由于高湿度空气、雨雪天气、海浪的影响容易导致积水和进水,进而导致用电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岸电驳接装置存在积水和进水影响岸电驳接安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排水效果好的用于船舶的岸电设备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船舶的岸电设备箱,其包括一箱体和一箱门,所述的箱门铰接在箱体的一端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箱体内设有一隔舱壁,该隔舱壁将所述的箱体内部分为两个舱室;在接近箱门的舱室中设有一第一梯形凸台,在该第一梯形凸台上设置有电缆小车以及电缆卷线轴,在该舱室的底板上开设有第一排水口;在远离箱门的舱室中设有第二梯形凸台和第三梯形凸台,在第二梯形凸台上设置有变压器,在第三梯形凸台上设置有变频器,在第二梯形凸台与第三梯形凸台之间的底板上设有第二排水口;在所述的隔舱壁上开设有第一电缆孔,在与箱门相对的箱体的侧箱壁上对应第一电缆孔设有第二电缆孔。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第一电缆孔与第二电缆孔距离底板的距离为至少0.5米。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箱门与箱体之间包括防水密封条。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箱体的顶部开设有防水排风槽。
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面,所述的第一梯形凸台、第二梯形凸台和第三梯形凸台的高度为20-35厘米。
本实用新型是在设备箱的两个舱室内分别设置有梯形凸台,并且将不耐潮湿的电缆小车、电缆卷线轴、变压器以及变频器设备在梯形凸台上,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设备受到水的浸泡。并且通过隔舱壁将箱体内部分为两个舱室,使得经常需要移动和取出线缆的区域和电工作区域分开,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潮气和水对变压器及变频器的工作带来影响。通过在不同的舱室设置排水口,使得水可以被很好地排出,避免了积水对设备的工作带来危害。通过设置电缆孔,并且使得电缆孔位于底板以上的一定距离,避免了水通过电缆孔进入变压器及变频器所在舱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排水效果好以及防止水进入电工作区域的优点,可以广泛适用于远洋船只的岸电驳接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箱体,2.箱门,31.第一梯形凸台,32.第二梯形凸台,33.第三梯形凸台,41.第一排水口,42.第二排水口,5.电缆小车,6.电缆卷线轴,7.变压器,8.变频器,91.第一电缆孔,92.第二电缆孔,10.隔舱壁,111.第一舱室,112.第二舱室,12.防水密封条,13.防水排风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航海电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航海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4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