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3215.3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7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平;李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窑 进料套筒 进料端口 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 进料节 杂料 降低生产 进料装置 螺旋叶片 进料口 窑尾罩 侧壁 固接 空腔 内壁 缠绕 杂物 相通 堵塞 中断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转窑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窑尾罩、回转窑进料端口、进料套筒,所述进料套筒的一端与回转窑进料端口相通,该进料套筒侧壁开有进料口,进料套筒内设置有外部为螺旋叶片,内部为空腔的进料节,所述进料节与回转窑进料端口内壁固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回转窑含杂物料对进料装置的缠绕、堵塞,减少人工清理量,降低生产中断的频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回转窑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回转窑是一种具有燃烧、换热、化学反应以及物料输送等主要功能的生产设备。具有容积大、能耗高、物料长滞留、燃料适应性强等特性。按照常规设计要求,回转窑进料装置是通过溜管进料,在物料的输送过程中,特别是物料含有较多的杂物时,因物料与溜管或内壁接触面积较大,导致物料粘结在接触面上,并且溜管内空间小,容易造成螺旋堵塞,进料困难,堵塞后人工清理量大,并且清理过程必须在停窑状态下,造成生产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回转窖含杂物料对进料装置的缠绕、堵塞,减少人工清理量,降低生产中断的频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窑尾罩、回转窑进料端口、进料套筒,所述进料套筒的一端与回转窑进料端口相通,该进料套筒侧壁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套筒内设置有外部为螺旋叶片,内部为空腔的进料节,该进料节与回转窑进料端口内壁固接。
所述进料节的一周均匀设置固定螺旋立柱,所述固定螺旋立柱上套有螺旋叶片。
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凹槽,所述固定螺旋立柱装入该凹槽内,且二者通过U型卡板固定。
所述进料套筒的另一端设置快开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节内部设置空腔,将管壁完全去除,增大了螺旋内部空间,形成敞开式进料空间,避免了物料与套筒的接触,消除了粘黏,减小了杂料缠绕、堵塞的问题,减少堵塞后的人工清理量,并且降低生产中断的频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进料节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附图2 A部位放大的螺旋叶片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附图2 A部位放大的固定螺旋立柱与螺旋叶片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附图2 A部位放大的U型卡板、固定螺旋立柱、螺旋叶片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快开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窑尾罩;2:回转窑进料端口;3:进料套筒;4:进料口;5:进料节;6:螺旋叶片;7:空腔;8:螺旋立柱;9:凹槽;10:U型卡板;11:快开门;12:进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应于杂料输送的回转窑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窑尾罩1、回转窑进料端口2、进料套筒3,所述进料套筒3的一端与回转窑进料端口2相通,该进料套筒3侧壁开有进料口4,进料套筒3内设置有外部为螺旋叶片6,内部为空腔7的进料节5,所述进料节5与回转窑进料端口2内壁固接。
所述进料节5的一周均匀设置5根固定螺旋立柱8,所述固定螺旋立柱8上套有螺旋叶片6,螺旋叶片6上设有通孔,穿过固定螺旋立柱8固定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3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螺旋自动上料器
- 下一篇:双套螺旋给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