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帘式旋转3D网布吸附床除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2092.1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28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秦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光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3 | 代理人: | 万花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床 网布 清灰 除尘设备 水帘式 本实用新型 高压热风 物理吸附 水帘网 烟气 不锈钢 烟气净化设备 主动链轮轴 除尘系统 除尘效率 传动链条 电除尘器 调质处理 高比电阻 烟气调质 烟气粉尘 循环往复 水枪 电除尘 调质区 有效地 收尘 水帘 水泵 喷射 粉尘 室内 冶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帘式旋转3D网布吸附床除尘设备。该设备是由水帘式烟气调质、旋转3D网布吸附床等装置所组成。前者设有水泵水枪组、不锈钢水帘网布等。后者设有3D网布吸附床、主动链轮轴、传动链条、高压热风清灰枪等。烟气由电除尘末端进入不锈钢水帘网布所形成的水帘调质区,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再通过旋转的3D网布吸附床,循环往复地对烟气粉尘进行物理吸附收尘。与此同时,在清灰室内,采用高压热风清灰枪持续喷射清灰。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吸附的原理有效地弥补了电除尘器对于高比电阻或PM2.5~5粉尘除尘效率低下的缺陷。该除尘设备的效率在70~90%、结构合理、可靠性高。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冶金、等除尘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泛地应用于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烟气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帘式旋转3D网布吸附床除尘设备,具体地说是在电除尘器(ESP)后,通过设置水帘式烟气调质装置和旋转3D网布物理吸附床的方法去除烟气中的超细粉尘(PM2.5~5)的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工业领域的除尘设备及技术有以下几方面的技术特点和不足之处:
1.电除尘器虽然具有运行阻力小(200Pa左右)、可靠性高、运行管理简单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受到电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结构的局限,而对于高比电阻或超细粉尘(PM2.5~5),除尘能力严重不足,除尘效率下降,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烟气排放标准等不足之处。
2.布袋除尘器相对于电除尘器而言,虽然除尘不受烟气粉尘性质影响,除尘效率较高。但也同时具有运行阻力大(1200~1800Pa),引风机能耗大、易损坏,布袋易破损,运行维护难度大,运行成本高等缺点。
3. 日本三菱公司的移动极板为代表的链条框架板式结构,如图1所示,其构造:非连续、非全覆盖、刚性收尘单元,整体是链条框架板式结构,存在设计上的结构缺陷如1图所示,链条框架板式结构无论是在连接、传动方式上,都是非稳定状态,特别是在上、下两端旋转过程中时有卡塞、掉板现象,运行可靠性及其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帘式旋转3D网布吸附床除尘设备。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水帘式旋转3D网布吸附床除尘设备包括在电除尘器末端设置的烟气调质区和烟气收尘区,烟气调质区置于烟气收尘区的前端,烟气调质区的底部设有水槽,烟气收尘区包括收尘室和清灰室,收尘室置于清灰室的上端,烟气调质区内设有的不锈钢水帘网布,不锈钢水帘网布的上端设置至少一组水泵水枪组;烟气收尘区内设有旋转的3D网布吸附床,3D网布吸附床回转于收尘室和清灰室内,收尘室、清灰室的连接处设有机械密封装置,在清灰室内、位于3D网布吸附床的两侧设有高压热风清灰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3D网布吸附床两侧通过结构锁具连接至传动链条的链条链板上,3D网布吸附床的上端设有主动链轮轴、下端设有从动链轮轴,主动链轮轴连接主传动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结构锁具包括结构柔性锁具和结构刚性锁具,结构柔性锁具穿插于3D网布吸附床内,结构刚性锁具的右边夹持连接结构柔性锁具及结构承载金属网格,结构刚性锁具的左边连接至传动链条的链条链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结构刚性锁具的数量与链条链板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结构刚性锁具相邻之间的距离为传动链条的节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 3D网布吸附床包括结构承载金属网格、金属护网和3D网布,3D网布连接于结构承载金属网格的两侧,3D网布的侧面连接金属护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所述清灰室内部的两侧设有电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光,未经秦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20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料干燥喷塔尾气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压力平衡法密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