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41852.7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24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何淑慧;朱梦青;刘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H01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3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转换结构 第一金属层 第一基板 金属走线 背光模组 液晶显示装置 电能存储模块 本实用新型 第二金属层 垂直投影 显示面板 绝缘交叉 电连接 光转换 存储 转换 覆盖 吸收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光电转换结构和电能存储模块,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第一金属层位于第一基板上方,包括多条第一金属走线;第二金属层位于第一金属层上方,包括多条与第一金属走线绝缘交叉设置的第二金属走线;背光模组位于第一基板远离第一金属层一侧,光电转换结构位于第一金属层临近背光模组一侧,吸收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转换为电能;电能存储模块与光电转换结构电连接,存储光电转换结构转换的电能;第一金属走线和/或第二金属走线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光电转换结构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其可视面积大和画面显示稳定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装置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构成的液晶层以及位于阵列基板远离彩膜基板一侧的背光源。当向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上通入相应的电压信号时,位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形成的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
随着液晶显示装置的广泛应用,用户对集成有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终端等设备的待机时间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用户对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时间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目前,利用光电池组件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以此来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能耗。光电池组件的材料通常以硅或III-V族半导体作为其制作材料,光电池组件是在受到光线照射时,其材料层会产生自由电子电洞对,并藉而电场效应使得电荷分离,产生电位差的半导体组件,其工作原理牵涉到半导体的能带理论、载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传导及PN二极管的特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光电转换结构以及存储模块的设置,利用光电转换将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源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电能并存储在存储模块中,以供给液晶显示装置实现相应的功能,同时设置第一金属走线和/或第二金属走线在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光电转换结构在第一基板上的投影,在不影响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前提下,大大增加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工作时间,降低能耗。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
所述第一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周边电路区;
所述第一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方,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金属走线;
所述第二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方,包括多条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金属走线;所述第二金属走线与所述第一金属走线绝缘交叉设置;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层一侧;
光电转换结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临近所述背光模组一侧,用于吸收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并转换为电能;
电能存储模块,所述电能存储模块与所述光电转换结构电连接,用于存储所述光电转换结构转换的电能;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走线和/或所述第二金属走线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光电转换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垂直投影。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位于所述周边电路区,所述电能存储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 接,用于向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转换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半导体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依次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和N型半导体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418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