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9711.1 | 申请日: | 201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詹晔康;詹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正信齿轮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F16H7/06;F16H57/023;F16H57/028;F16H57/04;F16H5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2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泵轴 取力轴 发动机液压 取力器 泵取 多轴 力器 取力器壳体 动力输出 输入端 液压泵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式 齿轮传递 链条链轮 取力器壳 上下两侧 传动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包括取力器壳体,所述取力器壳体内设有取力轴、第一泵轴、第二泵轴和第三泵轴,取力轴设于取力器壳体的中部,取力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泵轴和第二泵轴,第一泵轴的上侧设有第三泵轴;该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设计三个与取力轴相连的泵轴,其中两个泵轴通过齿轮传递动力,并将动力输出到与取力器输入端相反的另一侧,另一个泵轴通过链条链轮进行传动,将动力输出到与取力器输入端相同的一侧,丰富了取力器与液压泵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液压泵的安装数量,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力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
背景技术
取力器就是一组变速齿轮,又称功率输出器,一般是由齿轮箱、离合器组合而成,与变速箱使用齿轮连接,与举升泵是轴连接,是变速箱里的一个单独的档位,挂上这一档,一加油门,举升泵就可以运转了。举升泵是一个液压装置,举升车箱,实现自卸功能。自卸车、消防车、水泥搅拌车、制冷等需要额外动力的专用车辆,是通过取力器获取的,取力器是装在变速箱外侧的附加装置(水泥搅拌车的取力器是在离合器外壳上),它从变速箱的某个齿轮获取动力。这个动力的接通或断开是通过驾驶室内的一个电磁伐来控制的。由取力器带动高压油泵供自卸车;带动水泵供消防车;带动压缩机供制冷车;带动液压马达旋转搅拌罐。
随着特种车辆的发展,单输出轴结构的取力器逐渐难以满足特种车辆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多个输出轴的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包括取力器壳体,所述取力器壳体内设有取力轴、第一泵轴、第二泵轴和第三泵轴,取力轴设于取力器壳体的中部,取力轴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泵轴和第二泵轴,第一泵轴的上侧设有第三泵轴,第一泵轴和第二泵轴均通过齿轮与取力轴啮合,第三泵轴的左右两端均延伸到取力器壳体外部,第三泵轴的右端安装从动链轮,第一泵轴的后端延伸到取力器壳体外部,第一泵轴的后部安装与从动链轮配合的主动链轮,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取力器壳体为多层结构,由内面板、中板和外面板复合而成,外面板的材料为碳钢、中板的材料为镁铝合金,内面板的材料为铜,中板靠近外面板的一侧设有数个均匀分布的小凹槽,小凹槽内填充碳纤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泵轴、第二泵轴和第三泵轴的轴心位于同一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泵轴、第二泵轴和第三泵轴均是通过轴承安装在取力器壳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取力器壳体由左面壳、右面壳、上下盖和前后盖组成,左面壳与右面壳相互平行设置,左面壳和右面壳的上下两侧设有上下盖,前后两侧设有前后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取力器壳体内设有内置散热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多轴发动机液压泵取力器设计三个与取力轴相连的泵轴,其中两个泵轴通过齿轮传递动力,并将动力输出到与取力器输入端相反的另一侧,另一个泵轴通过链条链轮进行传动,将动力输出到与取力器输入端相同的一侧,丰富了取力器与液压泵的安装方式,增加了液压泵的安装数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取力器壳体的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正信齿轮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正信齿轮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9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