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9180.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55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忠;甘嵩;凡海洋;韦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匠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扫地机器人 智能 工作空间 清洁单元 行走单元 电连接 聚拢 转弯 底部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 垃圾颗粒 吸尘口 刷体 扫地 垃圾 清洁 | ||
1.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控制单元,行走单元,清洁单元,控制单元与行走单元电连接并控制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工作空间前进、后退或转弯,控制单元与清洁单元电连接并控制智能扫地机器人在前进、后退或转弯过程中对工作空间进行清洁,其特征在于,清洁单元包括滚刷,滚刷包括转轴、支撑部及刷体,支撑部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筒体结构且其通过转轴可旋转地固定在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底部,刷体的形状为且其与支撑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刷体包括设置在刷体中间位置的用于聚集垃圾的聚积部及用于将垃圾导向至聚积部的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刷体包括两个导向部且其对称设置于聚积部两侧,导向部的边缘相对于聚积部所在平面垂直距离随着其远离聚积部而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支撑部外表面设置有形凹槽,刷体底端通过形凹槽与支撑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转轴两侧分别与一组支撑部卡接,转轴外表面轴向开设有固定凹槽,支撑部内表面向轴心侧伸出固定凸柱,固定凸柱与固定凹槽相互配合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固定凸柱与固定凹槽的数量相同且均不少于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转轴外表面径向开设限制凹槽,支撑部内表面对应设置有限制凸柱,限制凸柱与限制凹槽相互配合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刷体包括胶刷条和/或毛刷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当刷体包括胶刷条和毛刷条时,胶刷条与毛刷条交叉卡接在支撑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匠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匠龙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91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