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防护头盔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7112.6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征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A42B3/12;A42B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防护层 内防护层 进气板 内腔 防护头盔 缓冲层 建筑用 本实用新型 吸水海绵 过滤网 柔性垫 通气孔 风扇 环形槽内腔 透气效果 荧光灯 防护网 散热 内壁 连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防护头盔,所述外防护层的顶部贯穿连接有风扇,所述外防护层顶部的中部连通有进气板,所述进气板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气板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所述外防护层内腔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环形槽内腔顶部的两侧从前往后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荧光灯,所述外防护层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远离外防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内防护层与缓冲层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缓冲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防护层、内防护层、风扇、通气孔、进气板、过滤网、吸水海绵和柔性垫,使得该建筑用防护头盔散热透气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护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防护头盔。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工人们在建筑施工场地工作时,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一般都会佩戴相应的护具,而建筑用防护头盔是最常见的建筑护具之一。
传统建筑用防护头盔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包括外层防护层和内层缓冲层,当使用者头部受到碰撞时,外层防护层能够避免物体直接接触到使用者的头部,内层缓冲层能够缓冲外界的碰撞力,降低使用者受伤的几率,而传统建筑用防护头盔的外层防护层和内层缓冲层之间通常为密闭的结构,或者外层防护层一般设计为一体式成型结构,使用者在劳动出汗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头部汗液无法有效排出的现象,这就导致传统建筑用防护头盔散热透气效果差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防护头盔,具备散热透气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防护头盔散热透气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防护头盔,包括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的顶部贯穿连接有风扇,所述外防护层顶部的中部连通有进气板,所述进气板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气板内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吸水海绵,所述外防护层内腔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外防护层外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帽檐,所述帽檐底部左侧的中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腔顶部的两侧从前往后均固定连接有四个荧光灯。
所述外防护层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远离外防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层,所述内防护层与缓冲层的两侧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缓冲层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柔性垫,所述内防护层外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内防护层与缓冲层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内防护层与缓冲层顶部的中部。
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右侧的下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远离内防护层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凹槽内腔靠近内防护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池盒,且电池盒的尺寸与七号锂电池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外防护层外部正面与背面的左侧均活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为曲形的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个数为四个,四个缓冲弹簧呈环形分布与内防护层的外侧,且四个缓冲远离内防护层的一端均与外防护层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垫均匀分布与缓冲层的内壁,且柔性垫远离缓冲层内壁的一侧为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防护层、内防护层、风扇、通气孔和进气板的使用,使得外防护层与内防护层之间具有缝隙,能够便于空气的流通,而开启风扇,外界的空气经过进气板由风扇吹向使用者的头顶,而一部分空气进过通气孔吹向使用者头部周围,这样能够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散热透气,让使用者更加舒适,从而实现了该建筑用防护头盔散热透气效果好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征,未经刘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71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照明抗冲击型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消防用防护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