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管夹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36220.1 | 申请日: | 201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7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葛磊华;崔建维;田贵彬;王海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237 | 分类号: | F16L3/237;F16L3/08;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梅恒;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环形管 加热器 出水软管 进水软管 固定管夹 夹壁 固定部 抖动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震动 固定加热器 内部连通 中轴线 总成本 暖风 平行 相交 并列 开口 延伸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管夹总成,包括两中轴线相平行的圆环形管夹,两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固定连接,且两圆环形管夹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使得两圆环形管夹的内部连通;其中任意一个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上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两侧的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延伸形成固定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管夹总成包括两相交并固定连接的圆环形管夹,两圆环形管夹分别固定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并通过固定部固定在车辆上,实现了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的并列且紧密的固定,可以避免发动机震动带来的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抖动,进而减少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抖动可能导致的问题,有效保证暖风管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暖风管路固定领域,特别是一种固定管夹总成。
背景技术
车辆的暖风系统主要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对驾驶室的空气进行加热,暖风系统的暖风管路的加热器通过管路连接发动机,具体为:加热器进水口与发动机出水口通过加热器进水软管连接,加热器出水口与发动机进水口通过加热器出水软管连接。在设置的时候,如果发动机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较近,则两者之间这样连接比较方便;但是,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这样连接则会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
1.发动机震动会带动靠近发动机的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震动,长时间震动,会导致热器进水软管和发动机的连接处、加热器出水软管和发动机的连接处均会存在冷却液泄露的风险;
2.发动机震动会引起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相互干涉,或者加热器进水软管、加热器出水软管与周边部件干涉,影响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的可靠性;
3.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抖动时,加热器进水软管、加热器出水软管与加热器的安全距离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可能会导致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受到加热器的热量的影响,发生爆管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管夹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实现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的固定,避免发动机震动对加热器进水软管和加热器出水软管的影响,保障暖风管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定管夹总成,其中:所述固定管夹总成包括两中轴线相平行的圆环形管夹,两所述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固定连接,且两所述圆环形管夹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使得两所述圆环形管夹的内部连通;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上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两侧的所述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延伸形成固定部。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两所述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上均设有沿圆周方向的减重孔,两所述减重孔连通。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管夹总成还包括两中轴线相平行且连通的圆环形护套,两所述圆环形护套分别对应的设置在两所述圆环形管夹内,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圆环形护套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缺口位置对应。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圆环形护套的两相对侧边上均设有翻边,两所述翻边的第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圆环形管夹的侧边,两所述翻边的第二端相向延伸,且两所述翻边的第二端之间有间隔;所述圆环形管夹的管夹壁设置在所述翻边与所述圆环形护套的侧边之间的间隙内。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两所述翻边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隔等于所述减重孔的横向宽度。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圆环形护套直径小于待固定管的外直径;所述圆环形管夹直径大于待固定管的外直径。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固定管夹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管夹总成还包括Z字型固定支架,所述Z字型固定支架的第一端设有固定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62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子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管道支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