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柔性终端产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721535113.7 | 申请日: | 201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8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苏兆梁;吕旺春;施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5K5/02;H04M1/02;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王仲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盖板层 柔性盖板 柔性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终端产品 流动层 支撑凸点 附着 透明密封材料 反复弯折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柔性终端产品,用于实现柔性盖板不仅具备可反复弯折的能力,还具备足够的刚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柔性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层、第二盖板层以及流动层;流动层通过透明密封材料封闭在第一盖板层及第二盖板层之间,第一盖板层及第二盖板层的厚度范围在0.05mm至0.5mm之间,流动层的厚度范围在0.1mm至0.2mm之间;在第一盖板层内侧附着至少一个第一支撑凸点;在所述第二盖板层内侧附着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凸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该柔性盖板的柔性显示装置以及包括该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终端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柔性终端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智能终端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幕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发展由大到小、由直变弯,再到全面屏、可折叠屏,可折叠屏是未来智能终端产品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
智能终端产品的可折叠功能的实现需要显示屏具有反复弯折的能力,且弯折不影响显示功能,具备该功能的显示屏可以称为柔性显示屏。然而现有的构成智能终端产品的柔性模组(柔性模组包括了上述柔性显示屏,柔性显示屏也可称为显示层)的材料表面硬度低、强度弱,为了提高柔性模组的使用寿命,应避免用户直接在该柔性模组上进行操作,需要有盖板的保护,因此盖板也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可反复弯折的能力。
为使盖板具备上述能力,就需要开发出具有可反复弯折且具有足够刚度的柔性盖板。目前的解决方式是:使用耐热性、透光性好的材料作为柔性盖板的基材,当作为基材的材料的厚度能减薄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具备反复弯折的能力,例如:使用聚酰亚胺(英文全称:Polyimide,英文简称:PI)薄膜作为柔性盖板的基材,由于PI薄膜的厚度都在0.1mm以下,具备良好的可反复弯折的能力,但也是因为PI薄膜的厚度在0.1m以下,对智能终端产品的柔性模组就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即不具备足够的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以及柔性终端产品,用于实现柔性盖板不仅具备可反复弯折的能力,还具备足够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柔性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层、第二盖板层以及通过透明密封材料封闭在该第一盖板层和该第二盖板层之间的流动层,该流动层包括可流动的流体,第一盖板层以及第二盖板层的厚度范围在0.05mm至0.5mm之间,流动层的厚度范围在0.1mm至0.2mm之间;在第一盖板层内侧附着至少一个第一支撑凸点,该第一支撑凸点高度范围在0.05mm至0.1mm之间,与流动层直接接触的第一盖板层的一侧就称为第一盖板层内侧;在第二盖板层内侧附着至少一个第二支撑凸点,该第二支撑凸点高度范围在0.05mm至0.1mm之间,与流动层直接接触的第二盖板层的一侧就称为第二盖板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层、第二盖板层以及流动层。当柔性盖板折弯时,密封在第一盖板层与第二盖板层之间的流动层的流体会往柔性盖板两侧流动,使折弯处的厚度减薄,从而减少了第一盖板层、第二盖板层的弯曲拉伸的压缩量,使得第一盖板层与第二盖板层在弯折时避免出现裂纹、变形等问题,因此使得该柔性盖板具备可反复弯折的能力;此外,流动层还可以起到冲击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终端产品的柔性模组受到损坏,提高了柔性盖板的刚度;同时,在柔性盖板的第一盖板层以及第二盖板层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凸点以及第二支撑凸点,该第一支撑凸点以及该第二支撑凸点能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柔性盖板的整体刚度。
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流动层除了包括可流动的流体之外,还可以包括透明纳米玻璃材料,该透明纳米玻璃材料填充量体积与流动层中流体填充量体积的百分比在10%至5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5351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识显示设备和服务器
- 下一篇:模组结构及包括模组结构的柔性显示装置





